老北京过年送礼的讲究

春节间相互馈赠礼品已经成为了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 。老北京人送年礼是非常有讲究的 。
中国古代有“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义重”的说法 , 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心意 , 而非礼物本身 。所以说送礼是一门大有讲究的学问 , 而老北京人则将这门学问发扬光大 。礼物作为情感交流的载体 , 年前和年后送礼的说法不同 。年前送的叫辞年礼 , 年后送的叫拜年礼 。送礼不在乎追求礼轻礼重 , 只求真情实意 。如有人利用这个时机对经济上不太宽裕的亲友给予帮助 , 也是非常贴心的善举 。
老北京人送年礼非常有讲究(一)
老话说“人情一把锯 , 你不来 , 我不去” 。拜年 , 多了个人们相互“走动”的机会 。拜年既是一种礼儿 , 也是一种人情 。按北京的老礼儿 , 大过年的走亲戚、看朋友 , 不能空着手儿上门 。
旧时 , 北京人探亲访友的礼物主要是“京八件”---八种形状、口味不同的京味糕点 。以枣泥、椒盐、玫瑰、豆沙、白糖、葡萄干、青梅、香蕉等八种原料做馅 , 用油、水和面制皮 , 以皮包馅 , 烘烤而成 。为清宫廷御膳房始创 , 流传至民间 。
过去 , 北京人拜年讲究送点心匣子、烟酒糖茶、年糕鱼(寓意是年年升高 , 年年有余) 。现在拜年送礼 , 送吃的喝的依旧是占年礼的主流 , 但是人们更重视文化品位了 , 年礼的包装设计和产品质量成为人们采购时的首选因素 。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 , 过年的新鲜已不完全体现在收到心仪的礼物 , 但送年礼 , 仍然是过年的必备程序 。
老北京人送年礼非常有讲究(二)
拜年送礼既是一种老礼儿 , 也是一种人情 。因此在挑选年礼的时候 , 要注重礼物的谐音 , “谐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 有些东西的谐音“犯忌” , 不宜送人 , 送错了的话会事与愿违 , 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大过年的 , 何必呢!还是先了解一下老北京的送礼忌讳吧 。送水果时不宜送梨 , 因为“梨”与“离”谐音 , 不吉利;也不送钟表 , “送钟”与“送终”谐音;不送书 , 尤其是给生意人、做金融债券的人送礼 , “书”与“输”谐音;不能送蜡烛 , 蜡烛是祭奠亡人所用的 , 因此 , 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不包括突然停电 , 给别人送蜡烛的情况)按北京的老礼儿 , 拜年的时候还不能送鞋、茶壶、玻璃制品 。过年了 , 人们说话都爱讨个吉利 。送鞋 , 谐音是“邪”;送壶 , 谐音是‘糊’;送玻璃制品;谐音是‘剥离’;送梨 , 谐音是‘离’ 。您想想这些是好词儿吗?
送年礼既有谐音上的讲究 , 也有数字上的讲究(三)
送年礼既有谐音上的讲究 , 也有数字上的讲究 。首先是送“双”不送“单” , 取好事成双之意 , 图一个吉利 。老北京拜年讲究送酒 , 因为酒与久谐音 , 有天长地久之意 。如果送酒 , 要两瓶或四瓶为一提溜 。送干果 , 要四样或六样为一盒 。买大个儿的水果 , 多为四个(四季平安)六个(六六大顺)八个(四平八稳)或十个(十全十美) 。
年礼从宋代开始渐渐由精神转为物质 , 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 , 中国极富特色的年礼文化逐渐形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北京过年送礼的习俗有了很大的不同 。
50年代 , 一筐馒头回娘家
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 , 过年送礼仍旧以食物为主 。那个时候 , 一到过年 , 女人们回娘家 , 挎一篮馒头就去了 。送别的东西 , 一来没有 , 二来也不实用 。很多时候 , 家里来客人了 , 热几个馒头就算是招待了 。
60年代 , 红宝书走遍天下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 , 大锅饭时代 , 食物不再是过年礼品中的一员 。政治因素成为送礼的主要选择 。送一本《毛泽东选集》就是最珍贵的礼物了 。此外 , 《毛泽东语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等也都是送人的好东西 。送的人很高兴 , 收的人更高兴 。这些书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
70年代 , 三件宝物才算铁
这是一个没有了年的时代 , 没有春联鞭炮 , 没有年货糕点 , 甚至连假期都取消了 。人们大年初一还在上班 , 过“革命化的春节” ,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春节礼品了 。但是礼品本身仍旧存在 , 比如结婚 , 最常见的礼品是毛巾、瓷茶缸、红袖标之类的 , 这些东西上面都印着红星 , 还有"抓革命、促生产"等字样 。
80年代 , 拎包点心走亲戚
开放以后 , 过年的传统重新恢复 , 送礼也再次成为人们交往中重要的一环 。不过那个年代物资仍旧匮乏 , 人们遵循着以前的规则 , 那时候流行送点心 , 红皮儿的点心 , 用麻纸一包 , 上面再加一张油面儿的红纸 , 印着福字 , 再用绳子捆起来 , 提在手里;再后来 , 有成盒的糕点 , 里面有桃酥、蛋糕之类的 , 这算是高档的了 。此外 , 拎一斤白糖、一包茶叶 , 也都是很好的礼物 。
90年代 , 烟酒从来不分家
这个时代 , 食物已经不再是稀缺品 , 而且 , 随着人们的逐渐富裕 , 仅仅送食物也不再那么受欢迎了 。礼品开始逐渐变得五花八门 , 有各种外贸服装以及从香港、广州进入内地的新鲜小东西 , 像一块电子表、吹风机等小家电之类的 , 都是很时尚的礼物 。不过最主要的礼物还是烟酒 , 一瓶酒、一条烟 , 气派又显身份 , 礼的人也喜欢 , 即便是自己不抽烟喝酒 , 转送他人也很合适 。
00年代 , 送礼就送脑白金
进入新世纪 , 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继续上升 , 礼品自然也水涨船高 , 随同升值 。一般的烟酒已经不足以出手了 。各种保健品、家用电器进入礼品的行列 , 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的广告 , 占领了一个时代的广播和电视 。以它们为代表的各种保健品 , 包括保健器械因此成为送礼大潮中重要的一员 。此外 , 一些奢侈品也成为春节礼物的一员 , 比如化妆品、高级饰品、黄金珠宝、有高档烟酒等 。
10年代 , 数码不够再送卡
10年代 , 送礼是一个讲究"品位"的年代 , 那些赤裸裸地表现出"我很贵"的礼品 , 逐渐不再被人们喜欢 , 更多价值不菲却又别具一格的产品进入礼品市场 , 比如数码产品 , 手机、相机、DV、笔记本电脑等 。此外 , 书画作品、瓷器、玉器等也成为新宠 , 虽然不必是古董 , 但也显出了送礼者的用心 。出现于00年代的购物卡、代金卡也大放光芒 , 单位发福利、朋友送礼 , 不知道送什么好 , 干脆发卡 , 自己去买 , 既方便了收礼者 , 也不像直接送钱那么庸俗 。
【老北京过年送礼的讲究】 过年送礼虽说只是一种形式 , 但是就是通过这些形式 , 我们民族的传统情感才得以维系和流传 。这种晚辈对长辈的尊重、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 让我们的家庭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