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的民族建筑文化

【乌江流域的民族建筑文化】 乌江绵延千里,沿岸而居的古代先民,巧妙地运用空间原理,科学规划、周密布局、精密构造,在陡峭狭长的山岗上,利用有限的建筑空间建造了一幢幢至今仍让很多建筑大师咂舌的房屋 。
乌江文化与历史上的乌江盐运文化关系紧密 。
自古贵州不产盐,大部民众所食之盐皆“川盐”,即产于四川键为、五通桥、自流井、自贡,重庆彭水郁山、武隆白马镇等盐区之盐,民谚“斗米换斤盐,斤盐吃半年”即是当年黔人食盐之难的写照 。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巡抚黄廷贵于黔边设仁(怀)、秦(江)、培(州)、永(宁)四大口岸,允许私商纳税,专利运盐销黔;其中培(州)口岸连接到今之思南,主宰着黔东、黔东南乃至黔北部分地区近四百万人的食盐生计 。随着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亦顺着船运进入乌江流域,乌江土著人在坚持自己文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和改造 。作为一种显性文化,江边的建筑一则坚守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一则也在积极地接受着一次大的文化改造,今天遍布乌江流域的一幢幢古老建筑,就是一种多元素建筑文化的证明和展示 。
由于乌江沿岸山高坡陡,很少有平坦的地方,即使有他们也将它开垦成了良田 。山民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宜自己居住又相对节省用地的建筑技术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外来文化的渗透,在传统建筑基础上衍生并发展,采用架空、悬挑、掉层、叠落等手法修建的吊脚楼在多山的地区产生了 。乌江文化以巴蜀文化为经,荆楚文化为纬,构筑了以思南、沿河、彭水、武隆、涪陵为中心的文化屋 。在乡间俚语里,相同的文化背景、一样的土家桶桶裤、阑干衣,人们自然地有了一种民族的认同感 。建筑作为人必然的生活用品,在形式上同样也烙上了文化的符号 。自称巴人后裔的土家山民,以白虎为图腾的民族标识也进入到建筑中,正屋明间装饰吞口并成了土家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 。
乌江沿岸的土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由于这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 。找一块相对平整的台地,按土家人的民族习俗和传统的风水原理,择一白虎方位,在以正屋明间为轴线,两厢均匀布置在两边,厢房跟正屋结构连接,正屋二层、厢房三层装廊相连,为回廊,民间俗称“走马转角楼” 。正屋明间前金柱间装隔断,为前“吞口”也有装后吞口的) 。沿着山坡的走向,厢房靠外一侧柱脚掉下坡地,一般为三层,最下一层以粗制圆木围栏,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喂养牲口,二层一般为客人或儿子媳妇的住房,三层一般是闺房或家里人吃饭乘凉的地方 。吊脚楼通风防潮,阳光充足,土家人十分喜爱,是土家族地区建筑上的具有重要特色的建筑之一,如今乌江两岸的高山或半高山上,吊脚楼仍在沿用,在思南的文家店、三道水、牛角岩的现代民居,虽改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但其建筑形式仍是我们传统的土家吊脚楼 。
吊脚楼源于古代的干栏式建筑,是黔东北、鄂西、湘西、渝东南土家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向我们传递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 。除具有自身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