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双峰塔的传说


吴川双峰塔的传说

文章插图
双峰塔(又名芷寮番塔或芷寮文笔塔) , 位于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塔脚村内 。前接特思山、丽山二峰 , 故称双峰塔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弥补吴川风水 , 县令周应鳌应邑人之请 , 选此江海汇流之处建塔 。塔前原有江阳书院及周公庙 , 今已不复存在 。清代重修书院石碑尚存 , 是状元林召棠长孙林晋堃所书 , 现嵌于塔外壁 。
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 , 高23.15米 。基座石砌 , 高1米 , 浮雕花式图案 , 塔角处镶有石刻托塔力士 , 形象古朴 , 姿态各异 。清代吴河光诗云:“直矗川流尽处 , 高标梵刹空中 , 忽听一声铃铎 , 茫茫云海天风 。”是描述双峰塔当时景致 。
双峰塔来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相传 , 明朝万历年间 , 当地有一大户笃信风水的人家 , 请来一位风水师(勘舆家)为其父亲寻择风水墓地 , 经过多时寻找 , 在吴川境内发现一穴风水宝地 , 叫“犀牛望日” 。据风水师断言 , 此地葬法巧妙 , 若满足条件 , 可出帝皇 。于是吩咐其家人:出葬和下葬都不准鸣锣;下葬前必须有三种现象发生方能下葬 , 一是戴铁帽 , 二是马骑人 , 三是火烧芷寮街;第二天完坟无论遗漏什么在坟地都不能回头拾取 , 如有不妥定要再由他指点 , 不得草率了事!
【吴川双峰塔的传说】 那天将下葬时 , 忽然天空乌云密布 , 雷声大震 , 一阵狂风过后洒下几滴雨点 , 一场暴雨就要来临 。此时 , 到黄坡圩赶集的人们陆续回家 , 有一个人怕淋雨 , 拿着一口铁镬盖在头上 , 从墓地旁边的小道跑过(此乃戴铁帽) , 又过了一阵间 , 有一个人用肩膀托着一木马走过(此乃马骑人) 。不久雨哗啦啦地下起来了 , 送葬的人们个个都被雨打湿了 , 有点不耐烦 。忽然 , 在芷寮的方向冒起一阵清烟 , 人们异口同声说“火烧芷寮街了 , 下葬罗!”当下葬完成 ,  芷寮方向的另一处——芷寮街 , 真的烧起来了 , 原先那阵清烟是芷寮船厂烧火造船的 , 不是火烧街 。第二天完坟时遗漏了一只笈儿 , 偏偏又有一工人回头拾取 , 那工人拾起笈儿发现已被蚂蚁封满 , 便用手拍打几下 , 拍打的几声预意为打铜锣之声惊动了犀牛 。
葬法条件固然不足 , 风水师为做补救工作嘱咐主人:三朝时会有一根茅根草从坟里冒出来,此草当长到一人蹲着时达到耳朵的高度 , 这时便可以拨起这根茅草 , 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投去 。
三朝时主人晨早就到坟前守候 , 注视着茅草冒出、等待茅草长高 , 不敢擅离半步 , 蹲在那根茅草旁时时比划着高度 , 生怕错过时机 。但他听错为跪地叩头高过耳 , 而且茅草长得又很慢 , 到了巳时初分人已肚饥口渴 , 有些不耐烦了 , 当茅草的高度长到跪地叩头高到耳时 , 就迫不及待地拨起这根茅草并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用力投去 。
话分两头 , 此家风水宝地葬法失败了 , 朝庭的一方却出现了一桩意外事情:一天 , 皇宫殿内早上朝圣 , 一大臣手拿朝谏恭恭敬敬向皇上朝拜 , 歉身叩头时 , 插在颈背后的折扇突然落地 , 皇帝看到扇子象一把匕首 , 大惊 , 疑是刺杀自己 , 不由分说就喝令卫士将此大臣斩首 。事后命巫师占卜此事 , 占卜结果是南方有人得到风水宝地灵气之助 , 出新主(谋朝篡位) 。遂命国师周应鳌前往查勘……
周应鳌爬山涉水几经周折 , 跟地龙 , 看水口 , 好不容易才到了高州府吴川县限门境内 , 在鉴江出口江海汇流处 , 芷寮商埠五里外的一个宁静山坡上找到这穴“犀牛望日”宝地 。经过几番勘察 , 断定这宝地就是出新主的要地 , 为了大明皇帝稳坐江山 , 决定在那里建一座风水宝塔镇住这犀牛 。当初 , 建塔高到三尺时 , 犀牛一翻身就全部坍塌了 , 几次如是 , 周公叫工人拿来木桩从犀牛的地方打下 , 使犀牛动弹不得 , 才顺利建成这塔 。听说当时有人亲眼看见犀牛的血水一直流淌到塔前的池塘内 , 很长一段时间池塘的水都是红色的 。这塔建得实在巧妙 , 一是塔身压住芷寮“犀牛望日”的犀牛 , 二是当太阳初升时 , 塔的影子可打(影射)到特思山“犀牛望月”的犀牛 。叫一峰镇二牛 , 也有人叫“一鞭打两牛” , 故名叫“双峰塔” 。
建塔功成名就 , 周应鳌官封吴川县令 。后来经过朝庭重新派国师核实 , 鉴定这“犀牛望日”出人是辅皇的 , 并非出皇 , 周回京后遭挖眼之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