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龙王信仰习俗

洪圣,即南海洪圣大王,又称洪圣爷,或赤帝 。祭祀洪圣的庙宇称为洪圣庙、洪圣宫、洪圣殿、洪圣龙王庙等 。洪圣龙王,其实是南海神和海龙王两位神祇的合称 。
南海神,即中原尊为“火神”的祝融,但在南海神庙中,祝融却是司辖南海的“水神” 。对此,屈大均《广东新语·神语》曾解释说:
“祝融,火帝也 。帝于南岳,又帝于南海者 。石氏《星经》云:南方赤帝,其精朱鸟,为七宿,司夏,司火,司南岳,司南海,司南方是也 。司火而兼司水,盖天地之道,火之本在水,水足于中,而后火生于外,火非水无以为命,水非火无以为性,水与火分而不分,故祝融兼为水火之帝也 。其都南岳,故南岳主峰名祝融 。其离宫在扶胥,故昌黎云,南海阴墟,祝融之宅,海在南而离宫在北,故曰阴墟也 。体阴而用阳天之道,故以阴为宅也 。四海以南为尊,以天之阳在焉,故祝融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帝、河伯之上 。”
在唐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朝廷对南海神庙愈加重视 。唐武德、贞观年间,朝廷指定广州都督刺史为祀官,每年祭祀南海神 。开元年间,唐玄宗曾五次派高官到南海神庙祭祀 。天宝十年(751年),又命义府长史张九皋奉金字玉册到南海神庙,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意为广招天下之利 。元和十四年(819年),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孔戣扩建南海神庙,将其庭坛,改作东西两序和斋庖之房,并立《南海神广利王庙碑》,请韩愈撰写碑文 。碑文中说:
“海于天地间,为物最钜 。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天宝中,天子以为古爵莫贵于公侯,故海岳之祝,牺币之数,放而依之,所以致崇极于大神 。今王亦爵也,而礼海岳,尚循公侯之事,虚王仪而不用,非致崇极之意也 。由是册尊南海神为广利王 。祝号祭式,与次俱升;因其故庙,易而新之,在今广州治之东南,海道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木之湾 。常以立夏气至,命广州刺史行事祠下,事讫驿闻 。而刺史常节度五岭诸军,仍观察其郡邑,于南方事,无所不统,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 。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又当祀时,海常多大风,将往皆忧戚 。既进,观顾怖悸,故常以疾为解,而委事于其副,其来已久 。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牲酒瘠酸,取具临时;水陆之品,狼藉笾豆 。荐裸兴俯,不中仪式;吏滋不供,神不顾享 。盲风怪雨 。发作无节,人蒙其害 。······
公遂升舟,风雨少弛,棹夫奏功,云阴解驳,日光穿漏,波伏不兴 。省牲之夕,载阳载阴,将事之夜,天地开除,月星明概 。五鼓既作,牵牛正中,公乃盛服执笏以入 。即事,文武宾属,俯首听位,各执其职;牲肥酒香,樽爵静洁,降登有数,神具醉饱 。海之百灵秘怪,慌惚毕出,蜿蜿蛇蛇,来享饮食 。阖庙旋舻,祥飚送帆,旗纛旌麾,飞扬暗霭,铙鼓嘲轰,高管嗷噪,武夫奋棹,工师唱和,穹龟长鱼,踊跃后先,乾端坤倪,轩豁呈露 。祀之之岁,风灾息灭,人厌鱼蟹,五谷胥热 。明年祀归,又广庙宫而大之 。治其庭坛,改作东西两序、斋庖之房,百用具修 。明年其时,公又固往,不懈益虔,岁仍大和,耋艾歌咏 。”
海龙王,即兴云布雨,管辖海洋生灵的南海龙王敖钦 。南粤先民面对潮起潮落,波涛汹涌,浩瀚无涯,险象环生的大海,认定必有海神主宰 。屈大钧《广东新语》卷六“海神”描述:“溟海吞吐百粤,崩波鼓舞百十丈,状若雪山,尝有海神临海而射 。……海神甚灵,(明)嘉靖间有渡海者,见海神特立水上,高可丈余,朱发长髯,冠剑伟丽,众惊伏下拜,海神徐掠舟而过,有光经久不灭 。次日有三舟复见,大噪拒之,风波大作,舟尽覆 。语云:‘上海人,下海神 。’盖言以海神为命也 。”先秦典籍《礼记·月令》中早已有四海海神的记载 。唐代给予每个海神一个特定名号:东海广德王,西海广顺王,南海广利王,北海广泽王 。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的名号有所不同: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敖润;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 。小说《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则说: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 。名称有异,但南海龙王在沧海之旷,人以为险的海上生民来说,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敬畏无比,崇高无上的神灵 。
由此可见,洪圣龙王是水火神祝融与南海龙王敖钦的结合体 。事实上,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即认为洪圣是历史上的良吏洪熙 。洪熙为唐代广州刺史,以廉洁忠贞闻名 。他熟悉天文、地理、数学,曾设立气象台来观察天气,为渔民商旅减低出海的风险 。后来,因辛劳过度而早逝 。皇帝得知其功绩,追封为广利洪圣大王,在沿海地区为他兴建庙宇 。后世被加封为“洪圣”、“昭顺”、“威显”,至宋代则被封为“南海洪圣广利王” 。
不管怎样,自从南海神庙建立,成为官祭海神崇拜的中心之后,引发了民间以南海神崇拜为中心的一系列风俗活动和兴建海神庙的高潮 。中山大学叶春生教授有一个大概估计,建国前广东南海神庙,包含洪圣庙、广利庙等,不下于500座,远远超过了为数300多座的天后庙 。仅南海、番禺两县就有100多座,有的乡多至8座,佛山镇内有4座,顺德县在清代就有14座 。
蓬江区潮连镇的洪圣殿,就是在海神崇拜之风极为盛炽的明代建立的 。洪圣殿,原为天后庙,后改为洪圣殿 。由天后庙改洪圣殿,有一段奇异的民间传说 。据《潮连乡志》所载:明万历十三年间,潮连北厢卢鷘在乡试中式,派任安徽蒙城知县 。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素有声望 。他侍母至孝,因母病累医无效,闻洪圣大王神灵,求神扶乱开药 。母病渐愈,母感神灵,嘱其任满离职时,请神回乡祀奉 。卢鷘到庙占卜,得神应允,乃雕新神像放之原庙,抬旧神像回乡,船行如箭,不日回到潮连,抬着神像选择庙址 。当抬至海边天后庙时神像忽然重起来抬之不动,占卜得知神意在此建庙;占卜问天后娘娘,应允 。故卢鷘与乡绅商议决定把天后庙改建为洪圣殿 。洪圣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为二进三楹,集砖雕、灰雕、木雕、古刻于一体的建筑物 。竣工后,将洪圣龙王像供于正中,左为天后娘娘,右为王巡抚 。
洪圣殿位于四面环水的潮连镇富冈山麓,西江在这里迂回盘旋而使潮连成为美丽的孤岛 。这里的人们面对周围浩浩汤汤的江水,为祈求生灵平安,水患不袭,对天后、水神、海神、龙王无不顶礼膜拜 。洪圣殿自建庙以来,一直香火旺盛 。每逢神诞,即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往往举行南海神庙庙会,俗称“菠萝诞” 。即使没有庙会,从四方涌来上香的人们也络绎不绝 。如同宋代刘克庄《即事》诗所描绘海神庙会的热闹场面:“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 。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庙 。”蓬江潮连洪圣殿庆祝神诞却别是一番风味 。每逢洪圣龙王神诞,当地百姓便举行“洪圣龙王出巡”盛典,以此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每年正月二十日,先占卜选择吉日,获神应允 。二月十三日为洪圣龙王神诞,举行庙会,诞事完毕,然后奉神像巡游,巡游时间四至五日,从北厢卢氏开始,各姓依序排列,富冈村、芦鞭村、坦边村、巷头村、芝山村、豸冈村、蟠龙里、福隆里等,村村游遍 。巡游之前,要请工匠为神像整修圣容;各村各户必须洁净道路,粘贴对联;凡闸门及神所经之路口,还要书写恭迎圣驾字样 。神像巡游时,所到之处,都要设神座,陈列祭品 。神像到时,要行礼恭迎,谓之“迓圣” 。迓圣的礼仪十分隆重,击金鼓,鸣响炮,神就座,执事者分列两旁;主祭者呈递手本;迓圣者行三献礼;然后,请神坐銮舆,起驾送神 。奉神巡游的仪仗分文武两班,武班全为衙差装束;文班先行者为堂官,红顶衣冠 。以乐队为前导,侍卫仪仗随后,神座銮舆相继,文武两班并驱其后 。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威仪赫赫,热闹非凡 。奉神巡游以神像銮舆回庙升座为高潮,亦即巡游之后,在庙前燃放焰火,海边大埗头燃放水陆爆,借以娱神 。潮连洪圣殿以“洪圣龙王出巡”之典,庆贺神诞,纪念卢鷘请神回乡,并以此表达百姓对洪圣龙王信念与祈望 。
【洪圣龙王信仰习俗】 洪圣殿在蓬江人们的信仰中,具有无限神奇的崇高威望,除了神佛意识外,还隐喻着一种民族意识 。在清代,尤其是近代历史上,反清复明的浪潮此起彼伏,“洪圣”之谓,寓意“洪武至圣,英雄永胜” 。“洪武”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 。鹤山武伶李文茂率优伶起义,都以明制戏服为标志 。天地会反清复明,以洪门的“洪”字为标志 。蔡李佛的口号“洪武至圣,英雄永胜”,就是以“洪武”为符号,坚信汉民族神圣,永不可战胜 。这既是帮会暗语,也是武林激励斗志的口号 。洪门英雄“出手开声不离洪”,常常以“洪家”、“洪门”自诩,“洪顺堂”、“洪德堂”里挂洪圣王肖像,供奉洪圣大帝 。“洪圣殿”自然也成了人们寄托故国之思,抒写民族情怀的信仰标记和文化符号 。如今,洪圣殿,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为洪圣公园,澄净的人工湖,精致的湖心亭,回廊曲径,亭台阁榭,与历经沧桑的洪圣殿、慈母亭、四眼井等古老建筑和遗迹,相映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