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南京市市花——梅花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梅花为南京市市花、雪松为南京市市树 。
梅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为我国廿番花信之首,每岁2月开花,花容端庄静雅,傲霜迎雪,凌寒独放,被人们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 。
梅原产我国,四川、云南为其发源中心,南京植梅盛自六朝,梅花妆的典故就出于南朝刘宋时期,《宋书》记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 。
"六朝以后,金陵赏梅给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诗文画卷,代表诗作有,唐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明焦《灵谷寺梅花坞》:"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藉草持壶燕坐,隔林敲石煎茶",林古度《灵谷寺探早》:"灵谷寺门幽复深,梅花回绕松林侧……书屋况在梅花里……空想梅影如山雪";王杞《古胜园梅花》:"千树梅花绕屋栽,南枝朵朵向人开";清屈绍隆《灵谷探梅》:"几树傍朝阳,犹承日月光,白头宫监在,攀折荐高皇 。上苑樱桃尽,华林苜蓿长 。春风空有意,先到独龙岗" 。人们喜其"暗香浮动月黄昏"之香,慕其"仙姿洒落净无尘"之姿,敬其"傲骨梅无仰面花",好其"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之风采 。民国时期,以梅花为国花 。
文章插图
南京古时植梅地有五台山(《上元、江宁乡土合志》载:"城内五台山民善植梅")、雨花台(《南京文献》载:梅花最盛,应推梅冈下刘园,不下四五百株")、清凉山(《山志》载:陶澍博山园植梅百株;《金陵园墅志》载:"清凉山朴园,修竹千竿,老梅数十本")以及钟山灵谷寺与梅花山 。其他植梅地并以梅命名的有"梅花坞"、"拜梅庵"、"梅花弥望"(乌衣园)、"香地海"(随园)等 。
建国后,南京植梅更为普及 。1982年统计,全市露地植梅9000余株 。1982年,南京市第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于4月19日通过了雪松为南京市市树、梅花为南京市市花决议 。1983年又出现了"梅花路"(北京西路)、"梅花广场"(鼓楼广场)、"梅花岭"(古林公园内)、梅花品种园(中山陵园)、"梅园"(花神庙)等植梅赏梅地 。1992年底,中山陵园雳沟(红桥),面积达26.7公顷,增植梅花300余株,至此总共达万株,园内亭、桥、阁、廊错落,,刻有咏梅诗句的湖石散立涓流小溪畔,同时,推行梅花盆栽、桩景、切花艺术和梅文化研究交流 。
1983年,举办南京首次梅花展览会,此后,每岁皆有梅展举行 。
1992年2月25日至3月25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主办国际梅花展览会,室内展区有20余省、市梅桩景、盆景400余件,插花作品100余件,日本第三次中国探梅考察团参加并赠送南京28个梅品种,作梅插花艺术、嫁接表演;室外区以梅花山为主,还有梅花研究中心品种园、珍珠泉"梅海凝云"、古林梅花专类园、鼓楼广场、北京西路等 。
梅花经人工培育二千余年,现拥有240余品种,分食用与观赏两大类,食用果梅可腌渍、酿酒、入药等;观赏梅依枝条形态分直枝梅、垂枝梅、游龙梅三类,依花形花色分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绿萼型和洒金型 。梅花喜温暖,自古长江流域栽培多,亦较耐寒,早春气温在0℃以下仍可开花,好阳光通风湿润肥沃土地,亦耐瘠薄,畏涝渍、硫化氢、二氧化硫 。
适宜低山临溪成片群植,构成"香雪三十里"与"二十里香不断"群体美,亦可在庭院中丛植、对植、孤植,充分体现梅的个体美 。
梅花开花期,南京为2月中、下旬~3月下旬 。花枝可分长、中、短3种 。长枝30厘米以上的花朵长,20厘米以下的中短枝开花多,2厘米的花枝也能连年开花,针状短枝能开花结实,但无叶芽,不能抽生新枝,一年后即枯死 。梅树寿命很长 。
新时期的南京对梅花更是钟爱有加,并逐步推向国内外,南京国际梅花节已举办了15个年头,成为南京市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
南京市市树——雪松
雪松是松科雪松属(学名:Cedrus)植物的统称 。该属种类球果形状相似,与杉树最为接近 。原产于喜玛拉雅山脉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带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带 。常绿乔木 。
文章插图
雪松挺拔雄伟,品格刚毅,耐严寒和酷暑,深为广大市民喜爱 。
南京的雪松已有60多年生长历史,在城市绿化中广为种植,作为市树很具代表性,南京已成为全国繁育雪松的基地 。
【南京市花/市树】 在1983年举行的市树、市花命名大会上,南京市有关部门号召全市中小学生以雪松、梅花所蕴含之性格与精神为榜样,并命名当时拥有雪松行道树300余株的北京东路为“雪松路”,拥有850株春梅的北京西路为“梅花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