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文章插图
毛南族主要聚居于广西环江自治县一带,他们以龙为民族图腾之一 。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是民间俗称的五龙启程去布雨的日子,毛南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龙敬神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这个节日就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 。
节日当天,在环江县城的广场上,老百姓纷纷前来观看祭拜仪式,并参加庙祭活动 。
毛南族整套祭祀仪式,统称为“肥套”,由法师戴上傩面具,运用傩歌、傩舞、傩乐、傩戏和傩故事五大形式来进行的娱神活动 。
毛南族供奉的神灵有三界公爷、财神、观音等36位神灵,特点是巫、道、佛三教合一 。每个神灵都有一个对应的傩面具,共分为文、武、善、恶4种神态和72种面相 。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文章插图
在鼓声中,法师跳起傩舞,动作粗犷,表情生动,他们借助傩面具来显示神灵的威力,展示神人共舞的喜庆氛围 。这种傩舞,也叫木面舞,往往持续一整天才结束,主要有“社王舞”、“瑶王拣花”、“鲁仙架桥”、“雷王大刀”、“家仙贺筳”等15个舞蹈 。法师演唱的经书,内容以创世立族、伦理故事为主,融入族人对天地万物的崇拜,还带有强烈的社会教谕功能 。因此,源于祈雨目的的分龙节,很早就成为毛南族人传承文化、弘扬伦理道德的口头叙述体系之一 。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文章插图
毛南族肥套,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被喻为傩文化的活化石,于2007年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新时期的分龙节融民俗、经济、旅游、美食于一体,活动持续3天时间,慕名前来环江参加活动的外地人,每年都不下10万人次 。
2010年开幕式上的万人傩舞表演,再现了毛南族肥套的精髓 。人们在欢歌笑语中感受到分龙节独特的民俗魅力 。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文章插图
毛南戏表演是当地民间独创的新剧种 。它结合肥套傩舞和毛南民间山歌的旋律特点而形成 。内容以神话传说、爱情婚姻为主,有独舞和三四人的集体舞;音乐唱腔采用毛南民歌中的比、欢、耍等较为活泼的曲调 。由于毛南戏易学易唱,很快流传开来 。最早的毛南戏代表作《三娘与土地》,可谓妇孺皆知 。
节日期间还有龙舟赛、奇石展、书画展、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
特产展示活动是节日经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毛南地区特产众多,环江四宝香牛、香猪、香鸭、香鸡声名远扬 。
香牛是祭祀的必需品,祭祀完毕后分享牛肉,备受毛南族人欢迎 。桌案上摆着整头烤熟的牛 。人们抢、撕牛肉,成为活动的重要内容 。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文章插图
香猪,不仅是祭祖的贡品,也是寻常百姓的家常食品 。香猪宴被当作待客的最高礼节 。
竹编工艺品是毛南山乡的又一特色 。被视为毛南“族宝”的花竹帽是他们的传统服饰配件 。花竹帽又叫“顶卡花”,意思是“帽底编织的花”,据传花竹帽是毛南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在毛南戏表演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它 。
一顶传统的花竹帽,制作可不简单 。它使用超细薄的竹片编织而成,竹片数量将近800片 。以黑竹和金竹两种材质组合颜色和图案,有连心结、吉祥鸟、花开四季、鱼跃龙门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这种高超的编织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近年来,分龙节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依然保持了传统节庆的原汁原味 。2010年,分龙节被评为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