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东乡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 历史悠久 , 文化民俗颇具特色 。作为东乡族的传统工艺 , 毛毡在东乡地区使用历史悠久 , 极其普遍 , 是东乡族家庭必备的炕上用品 。鼎盛时期 , 东乡族中有不少男人都会擀毡 。
史料记载 , 东乡族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 , 宋末及元朝时期 , 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 , 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包 , 用毡作褥 , 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擀毡技艺 。元朝至元年间 , 伴随东乡族的形成 , 擀毡技艺由此薪火相传 。
历史上 , 擀毡技艺在全县境内均有分布 , 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 没有大的发展 。直到民国年间 , 东乡族擀毡工艺得到长足发展 , 龙泉、董岭、大树、北岭一带的毡匠最为有名 。
东乡族群众擅长养羊 , 毛毡的使用又极为普遍 , 因此 , 擀毡在东乡族中十分盛行 。男人们几乎人人精于此道 。不少东乡族毡匠还远赴肃北 , 甚至青海、新疆等地以擀毡为业 。
文章插图
当时 , 擀毡匠是受人尊崇的职业 , 拜师学艺的人很多 。那个时候 , 东乡人大多居住在窑洞 , 睡土炕 , 毛毡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保暖作用 , 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稀罕物” 。但如今坚守的人已经少之甚少 , 大多都已转行 。
擀毡具体有选毛、弹松、成形、洗毡四道工序 。东乡族的毛毡种类很多 , 按羊毛的种类分 , 有春毛毡、沙毛毡、绵毛毡等;按规格分 , 有四六毡(即宽4尺 , 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和穆斯林作礼拜用的拜毡等;按花色分 , 有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等 。
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享誉西北地区 。除了最基本的白毡 , 还有绣上花纹或是经过染色的花毡等 , 用毡制成的毡帽、毡鞋、毡衣、毡鞍鞯广受欢迎 , 曾一度成为女孩子出嫁的嫁妆 。用毡还可以制成毡帽、毡鞋、毡鞍鞯等 。但这并非东乡的羊毛奇特 , 而是毡匠的手艺精湛 。东乡族的擀毡工具主要有3件 , 即所谓的“毡匠3件宝 , 弹弓、竹帘、沙柳条” 。
【东乡族擀毡技艺】
文章插图
毡匠的工具有弹弓、案子、竹帘、红柳条、喷水壶、卷边器、散毛竹杈 。对此 , 目前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 , 只有涉及东乡族风情的记述中有零星的记载 。工具虽然简单 , 但制毡工序却很复杂 , 分为弹毛、擀毡、洗毡等 。
其中弹、洗、揉边技术性很强 , 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 。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 , 只能靠手工揉弄 。没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手艺的人 , 是做不出笔直带棱毡边的 。
现在的东乡 , 擀毡技艺传承与保护得较为完整的当属北岭乡前进村村民马舍勒 。2006年 , 东乡族的擀毡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马舍勒也被定为此项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
文章插图
马舍勒 , 东乡族 , 生于1944年5月 。他在16岁时已从父学艺 , 两年后熟练掌握擀毡技艺 , 并成为把式 。平常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养羊、养牛等 。每到农闲时节 , 他总是带上三两个帮手 , 走村串户去擀毡 。直到2003年 , 他同其弟弟和儿子在龙泉乡集市建立了擀毡手工作坊 , 专营毛毡加工 。马舍勒的擀毡技艺代代相传 , 十分精湛 。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 东乡族擀毡工艺的部分程序已逐渐被机械生产所代替 , 床上用品被其他类型的制品所代替 。再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 , 多数艺人外出打工 , 制毡工具几乎绝迹 , 从事擀毡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 现有的手艺高超的把式年事已高 , 有的相继去世 , 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 , 东乡族擀毡工艺濒临失传 , 擀毡技艺后继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