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艺术

苗族艺术历史悠久,伴随苗族的诞生就产生了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棉,蜡染,银饰,剪纸,等工艺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盛名 。我主要摘写了刺绣,蜡染,银饰苗族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
苗族刺绣
心灵手巧的贵州苗族妇女,大都善于飞针走线 。在她们绣衣最明显的部分,往往绣着各式各样的优美图案:有金花银果,彩蝶鸟禽,游龙飞凤,还有千奇百怪的鱼虾虫蟹,真可谓是千姿百态,令人目眩 。
在各种喜庆的日子,诸如“四月八”、“六月六”、“姊妹节”、“跳花场”、“斗牛”等节日,苗族姑娘都要穿上自己亲手绣制的绣花衣,梳妆打扮,竞相比美,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聪明灵巧,赢得小伙子的爱慕 。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 。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 。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 。黔中地带喜欢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 。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 。
古藏衣上刺绣的蝴蝶纹,是苗族纹饰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装饰文化,除了蝴蝶纹绚丽的因素外,还与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蝴蝶妈妈相关 。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大宇鹡鸟是苗族的始祖,是创业者,把这些蝴蝶、鸟纹绣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这些图案还有明显的阴阳结合、创造生命的寓意 。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
苗族蜡染
最早出于巫术礼仪的古老传说: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其中一个孵化成苗族祖先姜央 。智慧勤劳的姜央为了祭祀缅怀祖先,预示繁衍后代,就用树脂模仿蝴蝶涂在女人的背和腹部 。这就是从巫术到艺术的启蒙 。后来有了蜂蜡和青铜器,苗民们便使用铜质的蜡画刀,蘸上熔化的蜡在白布上描绘各种图案,然后将其于蓝靛中浸染,再经漂洗脱蜡,遂得蓝底白花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就陈列有清代皇家宫廷珍藏的一幅安顺市郊苗族蜡染背扇扇面 。
黄果树地区民间蜡染源远流长,以石头寨为例,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设有染缸 。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妇女人人能画蜡,故名“蜡染之乡” 。
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 。蜡画是用铜刀(蜡画工具)醮上高温加溶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江河湖泊,唯妙唯哨,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 。蜡染是将画好的作品通过防染,煮沸、去蜡、漂洗、花现 。加之,神秘莫测的冰纹,使蜡染更具抽象画派的韵味 。蜡染在安顺苗族布依族妇女中,颇为盛行 。
苗族图案带有史书性质,似铠甲,象文字,或写意、或抽象,任随驰骋;布依族大多是图腾图案,有太阳纹,有云雷纹、有回纹、有铜鼓纹,连续对称,古朴典雅 。蜡染布料常用作衣裙、围腰、床单、背扇、帐檐、挎包、帽子、时装 。目前各种蜡染工艺品已是中外游客追求的时尚 。
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是一道闪亮夺目的风景线,美丽的姑娘们在节日里盛装打扮,全身上下用许多的银饰来装饰打扮 。
如古老而原始的歌乐舞一样,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 。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 。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 。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 。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苗族银饰与服饰苗族女性的银饰制品种类繁多,从使用部位来划分,可分为头饰、脖饰、手饰、脚饰及衣饰五大类 。头饰有银梳、银簪、银角、插花、银雀、耳环、耳柱、凤冠、银沧签等;脖饰有劲圈、压领等;手饰有手镯、戒指;脚饰有脚圈之类;衣饰则有银片、银牌、银沧、响铃、钮扣、腰带链等等 。
银饰图案的题材多以苗族人民生活中习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内容,也有少量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山雀、蝴蝶、蜈蚣,田里的鱼虾、田螺,树上的桃子、石榴,门前房后的莲花、菊花、水仙、牡丹,畜圈里的牛、马、鸡、兔,甚至箱子里的古钱、元宝,男人们把玩的唢呐、刀剑等,但凡眼下所见,都成为银匠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 。
各样组合搭配而成的银饰纹样,在苗家服饰中都表示各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蝴蝶、锦鸡、龙、凤纹样与苗族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八仙过海”、“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双狮夺宝”等纹样,是按传统民俗的习惯分别表达神通广大、祥瑞喜庆、男女恩爱、发家致富的吉祥涵义 。
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 。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 。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男性银铁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400多年历史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 。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
苗族银饰特征
【苗族的传统艺术】以大为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 。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 。
以重为美
再看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 。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 。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 。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讲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
以多为美
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特征,也是十分惊人的 。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 。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 。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 。这种炫耀意识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难见到 。傣族男子的纹身习俗讲究纹身部位愈宽、图案愈复杂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浑身上下戴着密密的珠饰、贝饰;青海牧区藏族妇女的“加龙”背饰充分体现了追求大和多的审美原则;德昂族的腰箍多达三四十圈,可谓追求饰品数量的典型 。足见追求繁缚的以多为美,不止苗族一家 。
值得一提的是,从贵州省博物馆所藏不同时期的银饰比较情况看,苗族银饰追求大、重、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苗族银饰的发展速度更为空前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苗族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