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立春习俗


山西民间立春习俗

文章插图
【山西民间立春习俗】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要害在春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 。《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 。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 。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 。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 。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撒在各自的农田 。
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 。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 。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时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 。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 。这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 。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 。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
立春时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 。戴在头上,争奇斗艳 。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 。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 。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
这一时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 。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