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 。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 。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 。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 。
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 。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
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 。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 。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 。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 。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 。
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
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 。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 。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 。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 。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 。"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 。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 。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 。
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 。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 。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 。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 。
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 。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
【德国新生儿的风俗】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 。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 。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
- 德国传统服饰
- 德国风俗习惯
- 德国人的禁忌
- 德国奇特的文化习俗
- 唱歌的技巧和窍门
- 推荐风靡全球的8本书
- 为什么阿米尔汗的电影总是如此的振奋人心
- 金江圣母三姊妹
- 海陆丰黎明洞的传说
- “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