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茂林殡葬习俗

皖南泾县茂林一带 , 老古话说“生个人容易 , 死个人难” , 此话一点不假 。从寿终正寝到入土为安再到服孝挂钱 , 礼数多多 。据说循礼随俗 , 子孙兴旺 。倘若逾矩 , 恐不利家人 。
当然 , 对非正常死亡的后事处理 , 除特殊情形者 , 一般从简 。不提 。
六十个“花甲子”以上者病逝 , 称“登仙”或“打百年” 。七老八十高龄者去世治丧 , 称“白喜事” , 无疾而终者最有福气 。
过去多为棺木土葬或厝柩 。最早有“吊棺”一说 , 无考 。治丧因家制宜 , 贫薄富厚不一 , 但礼数大体相当 。
送终 。病人弥留之际 , 亲人子孙至榻前为其净身换衣 。也有亲人未到齐的 , 病人一直气若游丝 , 熬等 。倘若有冤屈心病 , 则死不瞑目 。一待病人咽气 , 在场的放声痛哭 , 立即扯下帐被 , 将死者抬下置于木板之上 , 也有放在床上不动的 。草纸盖面 , 复盖被单 , 相继加盖女儿制送的“千衾被”(“子孙被”)和其他亲朋赠送的“寿被” 。桌上一炷万年香 , 床前一盏青油灯;一碗夹生倒头饭 , 一双筷子插当中 。遗体胸前置一杆星秤 , 以防鬼祟借尸还魂 。孝子昼夜守灵 , 烧纸添油续香 。
茂林过去大户人家 , 但逢红白喜事 , 必请一班“小的户”上门服务 。这“小的户”是茂林方言(后讹化为“小搭户”、“小太婆”) , 指过去官宦人家仆人及后代和外来客边小姓小户人家 , 在地方上属社会底层 , 专司各种服务工作 , 包括文书、厨子、乐队、杂役人等 。不表 。
主家此时“三管齐下”:一是推举德高望重知书达礼之人全程主持治丧;二是派人按亡人生死“时辰八字”请风水先生推算(入殓、出殡、回殅等)日干时辰忌讳属牲和墓穴方位 , 好作铺排;三是雇请“小的户”上门 , 书写布置 , 鸣炮奏乐 , 厨下张罗 , 开挖墓穴(俗称“开矿”) 。等等 。
开挖墓穴的同时须白字黑字写好“阴契”(又叫“冥契” , 替死者写的地契 , 以图死者到那边拥有一块自己的宅基地) , 下葬时一并烧化 。契文曰“冥契冥府(死者生前家庭住址)某某某(死者名)购得某某某(先人名)大人名下(山地名)风水宝地一处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立此契约大发永照证人某某某(先人名)年月日”云云 。
报丧 。派人讣告亲友 , 俗称“把死信” 。报丧者不能问路 , 忌入别家 , 亲戚边“答礼(哭丧)”边给报信者吃点心开荤 , 忌食面条——“牵连不断” 。有不会答礼者则掼一只碗或送一条万字糕 , 为报丧者讨吉兆 。同时家里人要戴孝:子披麻衣着孝袍 , 媳、女头扎白巾 , 婿着孝袍系巾带 , 孙辈戴白帽顶红饰 , 亲房本家则臂缠白布 。鞋头一律顶白 。一派肃穆 。忌主家戴孝到人家去 。
入殓 。俗称“入木” 。时辰一到 , 鸣炮奏乐 , 入殓 。入殓前稍加整容 , 给亡人穿“老衣”、戴“老帽”、蹬“老鞋” , 请专职师傅缝制 。“老衣”亦称“寿衣” , 有“五领(上衣)三腰(下裤)”、“七领五腰”不等 。上衣为和尚领 , 系布带 , 不用钮扣 。丝棉裹头 , 谓之“老帽” , 穿特制的“老鞋” 。然后按时入殓 。红漆棺材早已架在堂前连凳上 , 死者生前喜爱饰物用品同时入棺 。亲人再睹遗容 , 随后便盖棺钉钉 。此时亲人方可号哭 。苦人家只穿随身衣帽 , 剪去扣子 , 简单入殓 。
祭奠 。富豪门第专设“孝堂(灵堂)” , 以供祭奠 。素布结彩 , 设案烧香 。中置灵牌(灵位)和鱼肉子腐 。旁列纸扎祭品 。挽联、孝幛(轴)循礼书写 , 悬挂四壁 。灵堂正面 , 子孙轴居中 。儿女守灵 , 烧纸化箔 , 夜以继日 。女儿家要单烧九斤四两草纸 , 取其纸灰做枕芯入棺 。请专人收受奠仪 , 泡发米接待亲朋 , 说是保佑亲朋大发 。远道的还要留餐留宿 。给白巾系头 , 跪拜上香 。子陪跪还礼 , 女夹泣夹诉 , 既诉逝者生平 , 又说保佑大家 , 云云 。称作“答礼” 。锣鼓唢呐齐作 , 全是悲曲哀调 。一般停柩三 , 七天不等 。最长者七七四十九天 , 须请和尚“超度” , 水陆道场 , 极尽铺张 。此不多见 。
出殡 。又叫“出材”、“出风” 。墓穴早已按风水先生定的“朝向”挖好了 。择日定时发丧 。用过点心后 , 鸣炮奏乐 , 号啕一团 。灵堂前开大香 , 子孙亲友依次烧香 , 叩拜 。女婿要从门外一丈开外八字步“荷叶翻水(一种步态)”三叩九拜一路跪拜进来 。亲友烧香时 , 孝子跪地作陪 。礼毕 , 下孝幛 , 收香案 , 撤灵堂 。抬棺手用麻辫绑棺 , 穿杠子 , “一、二、三 , 起棺!”早有人踢倒架棺的连凳 , 随后关紧大门 , 关得快 , 发得快 , 越快越好!其时大门外早有人准备好用长竹竿“顶瓦”(顶落大门上方屋檐口一块瓦 , 男为上女为下 , 男顶盖瓦女顶沟瓦) 。棺材有四抬 , 八抬 。贫富有别 。富家棺材外套纸扎棺罩 , 上缚鲜活雄鸡一只 。发柩后到村口三岔路口“回车” , 丧主答礼 , 女客请回 , 除至亲好友和任务在身者 , 其他宾客请便 。尔后送殡队伍沿“上水”上路 , 朝墓地进发 。前有老者手持白纸银烛灯笼和“领路幡”开路 , 幡语曰“金童对对前引路 , 玉女双双后跟随” 。接着是子孙轴 , 亲友孝幛扎品 , 八抬灵柩 。孝子身着孝袍 , 头披麻巾 , 足登草履 , 腰系草绳 , 插哭丧棒(死老子插水竹短棒 , 死老娘插梧桐短棒) , 高举遗像或灵牌 , 俯首扶柩 。途中歇肩 , 灵柩一停 , 跪倒一大片 。男性亲友随后 , 浩浩荡荡 。一路鞭炮惊天地 , 一路撒下“买路钱” , 抬至墓地 。是时鸣炮奏乐 , 一番祭奠 。然后安位——拽绳沉棺 , 校准朝向 , 垫石抽绳 , 下土堆坟——这第一抔土须是孝子捧撒 。又是一番烧化祭拜后 , 孝子捧回遗像或灵牌供放堂前 。有的因犯了所谓“重生””——生死同日干是“单重生” , 只忌属牲 , 几无大碍;同日干又同时辰是“双重生” , “流年”相克 , 很伤脑筋——怕入土不安 , 于下代不利 , 只得砌厝(坛基)停棺 , 待日后择时下葬 。
茂林人总是说“喜事看上代 , 丧事看下代” , 又说“不看少年风光 , 只看老年收场” 。说的就是丧家排场和出殡阵容 , 越隆重越热闹越好 。这热闹不热闹 , 个中除了子孙兴旺不兴旺 , 家底殷实不殷实 , 主要还是看德行 。看逝者及后代善良不善良 , 厚道不厚道 。积德不积德 。光靠权势金钱是换不来腾腾人气和浓浓亲情的 。
答谢 。主人设宴 , 不下请帖 。抬棺手(又叫“抬寿的” , “负重的”)坐首席 。孝女答礼 , 孝子敬酒 。不划拳 。烧髈粉渣更好 , 炖肉煮肉也行 。缺席不另宴请 , 亲朋概不计较 。
上三交坟 。安葬后第三天 , 家人亲友择时上坟 , 手持灯笼开路 , 孝子披麻戴孝 , 墓前鱼肉子腐 , 双响火炮 , 祭奠如仪 。出门进门 , 女主人哭丧答礼 。回来后 , 孝子可以脱去麻衣了 。
接回殅 。殅 , 读sheng , 平声 , “复活”的意思 。回殅就是“魂兮归来” 。据说此前逝者的灵魂还在望乡台上飘荡 , 时刻都在看着自己家门 。家里人按风水先生推算的日子接亡灵回来打一转 , 看一看 , 逝者就会魂入天堂 , 一去不返了 。一般是傍晚擦黑时分 , 家人亲友一干人等上坟 , 手持灯笼开路 , 孝子戴孝 , 墓前鱼肉子腐 , 双响火炮 , 祭奠如仪 。家里不可太亮太吵 , 堂前房间摆设香案果品 , 以迎亡灵 。这一天叫“正回殅” , 第二天如法炮制 , 谓之“副回殅” , 这叫“先正后副” 。也有的推算是“先副后正” 。不管如何推算 , 说是两天必有一天“魂兮归来” , 家里肯定有动静 。
据说死者冤屈不冤屈 , 对死不对死 , 阳寿到没到 , 风水先生回殅一推便知 。
接了回殅后 , 逝者已经安息 , 孝子也可以脱去孝袍了 。这就是“三交坟上脱麻衣 , 回殅坟上脱白衣” 。
根据家境等因 , 有的当时一鼓作气 , 有的百日之内 , 可不拣日子 , 有的以后择日 , 一般是清明冬至十月半 , 驳坟树碑 , 圆工告竣 。
墓碑大小和书写雕刻 , 内容款式自有一番文字讲究和文化底蕴 , 不提 。
这坟墓方位朝向乃风水先生所定 , 主后代吉凶兴衰 , 至关重要 , 故坟墓又雅称“风水” 。
服孝 。孝子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 , 不得理发 。三年之内 , 着素服 , 忌华丽 。鞋色宜白宜灰 。过年贴五色挽联 , 忌红色春联 。“守孝难还礼 , 喜庆一概免 。”
挂钱 。人家清明挂白色纸钱祭祀 , 丧主三年之内却要提前挂五色钱 , 叫“新坟钱” 。何时挂?“新坟不过社”——不超过“社日” 。何为“社日”?一年之中有两个:
上半年是“春社”——农家祈求社稷 , 保佑风调雨顺—“立春五戊社” , 立春之日起 , 第五个戊日便是 。
下半年是“秋社”——农家感谢社稷 , 庆祝五谷丰登—“立秋五戊社” , 类推 。历书一翻就中 。
【泾县茂林殡葬习俗】“新坟不过社” , 当然指春社 , 大致在春分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