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泥泾棉纺技艺

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于宋末元初,由当时松江府人乌泥泾人黄道婆在崖洲(今海南岛地区)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乌泥泾的生产实践后发展而成的 。
经由黄道婆改进后的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等当时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在棉纺实践中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产力 。人们争相传习,并通过乌泥泾向周遍地区广泛传播 。乌泥泾棉纺技艺代代相传,集体不断革新,发展了具有民族性、科技性和地域文化内涵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及产品 。
乌泥泾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使明、清两代全国范围内大量增殖的底层百姓用棉衣御寒;同时促进了上海以及江南地区集镇的形成和繁荣,并且改变了江南经济结构,催生了一门新兴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变了当地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有些风俗至今尚有延续 。
历史起源
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在我国传播经历了五个阶段 。
一是革新时期——南宋末年,松江府引种棉花 。但技术十分落后,黄道婆改进了捍、弹、纺、织之具,革新了手工棉纺织技术,由此百姓家家机杼、丰衣足食 。
二是发展时期——元代以后松江府地区的棉纺织业已闻名全国,棉花种植遍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纺织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江南地区植棉纺织蔚然成 。
三是鼎盛时期——明代,松江府成为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棉布成为全国流通商品和普遍使用的衣料,涌现了许多新兴的纺织业大市镇,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有“衣被天下”美誉 。
四是衰退时期——鸦片战争以后,机器洋布销入中国,使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完全趋于破灭边缘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奄奄一息、几近灭绝 。
五是转型时期——解放后,手工棉纺织业有了新发展,机器纺织业一直保持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进入八十年代后,上海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在旅游业的影响下,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制作器具和作品
1、搅车,又名轧车,是革新后的棉花去籽工具;
2、大弹弓和弹椎(槌),是革新后的弹棉花工具;
3、三锭木棉纺车,是革新后的纺棉纺车;
4、素织机、提花机,革新后的织机;
5、乌泥泾被,采用提花织造技术的手工棉纺织制品;
6、传承的松江府棉制品:
蓝印花包裹布
一是三纱棉布,又称细布,以丁娘子布、飞花布、三梭布等为代表;二是番布;三是混纺布;四是药斑布,又称“浇花布”、“蓝印花布”,这是流传至今印染图案的棉布 。
传承
1、古代继承的代表人物(选摘)
(1)徐光启(1562~1633)明代上海县人,所著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农学史上一部最完备的百科全书 。对促进我国植棉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徐光启是黄道婆棉纺织业创新精神的继承者 。
(2)丁娘子明代人 。丁娘子所织的飞花布属三纱木棉布,是继承黄道婆制作的“番布”之后,扬长弃短之后的棉纺织精品 。
(3)梅氏(1477~1544年)明朝翰林院学士陆深之妻 。梅氏从小崇拜黄道婆,刻苦学习钻研纺织技术,坚持每日纺纱织布,练就一手纺织手艺 。
(4)曹氏明末清初人,河北祁州知府潘恩之妻,她效法黄道婆,亲自到百姓家中传授纺织技术,从而使方圆百里的妇女都学会和从事纺织,摆脱了原先赤贫之境 。
2、古代国外传播的记录
1363年,植棉种籽流入高丽,不久纺织技术流播高丽全境 。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水陆路程》(约成书于明代)第七部分中列举的松江府乌泥泾地名下有两行小字夹注:“纺棉纱脚车始自本处一老妇” 。
3、现代乌泥泾的传承
朱金凤,女,1936年生,系东湾村人,三代从事纺织业,她七岁向母亲学习纺纱,十一岁学会织布 。每到4月6日黄道婆生日,她便跟随祖母到黄母祠祭供黄道婆 。
杨富珍,女,1940年生,系东湾村人,一家四代人擅长纺纱织布 。杨富珍从9岁起,就与村里的孩儿们在“颂黄婆”的儿歌声中成长,从小喜欢纺织,学成一手好技艺

盛新度,女,1920年生,系黄道婆故居附近的华浦村人,五代人都会纺纱织布 。自己大客堂内设有三锭纺车、提花机等全套纺织工具 。
特征和价值
特征
1、技术的创新性:黄道婆革新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一是综合了各地技术和各种工具性能的优势,进行革新创造;二是强调提高工效、省时省力;三是就地取材、操作简便 。同时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一整套当时最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的工序 。
2、科技的领先性: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代代创造、集体革新 。改革的“搅车”,比美国人维特尼发明轧棉机早了500年;革新的木棉脚踏三锭纺车,轻巧省力,功效倍增,要比英、美、德国早四、五百年 。
3、传播的广泛性: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不仅在松江府乌泥泾一带传播,而且传播到江南,直至全国以及外国 。在1860年时,松江府七县一厅就占全国棉布销售的三分之二 。
4、传承的公共性: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习,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家族传承,她把棉纺织技术传授给乡邻,又通过乡邻向邻近乡镇传播,逐渐推广到江南以及北方和南方 。
5、手工操作性: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具有机器无法替代的精密和艺术性,手工纺出的纱细如人的头发丝,织的布“紧密若绸”,花色丰富 。松江府染青花布,历经百年亦不脱色,且具有各不相同,无可复制的美妙性 。失传的“乌泥泾被”,再先进的机器也复原不了 。
价值
1、经济价值:黄道婆革新手工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使明、清两代大量增殖的千千万万百姓用棉衣御寒,是中国纺织史上的革命;她同时改变了江南经济结构,催生了一个新兴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的繁荣,发展了纺织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2、民俗价值: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不仅改变了人民的经济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有的地区甚至高于男子 。这就促使当地的传统婚娶习俗发生了改变,这些风俗至今尚有遗存,对我们研究江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3、民族交往价值:黄道婆把海南学到的技术结合当地织丝麻的技术和工具,与松江府劳动妇女一起革新发明,体现了黎、汉两族人民友谊和智慧的结晶 。同时,这种技术和产品销往世界各国,促进了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 。
4、精神价值: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像黄道婆这样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却“有志覆赤子,遗爱在桑梓”,热心传授棉纺织技术、造福千万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后代奋发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 。
5、科技价值:黄道婆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科学家,面对家乡的落后状况,勇于改革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对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科技事业具有科学和历史价值 。
状况
传统手工棉纺织工艺被先进的现代化大工业机器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但代替不应使原生态的传统手工棉纺织技术消失,更不能灭绝 。
1、掌握手工棉纺织技术都集中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人群中 。而记载有关技术的专门书籍、影像资料又严重缺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但由于她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巨大贡献,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记录和保护 。
2、随着城市化进程,祖传的传统手工棉纺织工具日渐被冷落散佚 。由于这种工具作为历史见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收集保护 。
3、史书中有关黄道婆记载极少,学术界、理论界研究弘扬黄道婆历史功绩的活动屈指可数 。小学教科书中已不见黄道婆的内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有一幅图 。黄道婆的精神价值和科技贡献是我们中华子孙的宝贵财富,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研究保护 。
【乌泥泾棉纺技艺】4、文革中,民间广为盛行的四月初六黄道婆生日、七月二十的棉花生日等信仰祭祀形式和活动已被取消,江南地区十多处黄道婆祠堂被破坏殆尽 。民间对古代伟大人物的信仰,是老百姓的心理寄托,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