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多彩的民俗文化

龙门古镇为中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村内除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和名胜古迹外,还保留着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文化 。
闹元宵
每年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历时五天 。在古镇的祠堂和厅堂及古街上都挂上具有传统特色的各种花灯 。每座厅堂的上方正中还挂着各房、各支的祖宗画像,又称承祀阿太 。前面供桌上放满各种果品和糕点,族人都要向祖宗上香祭拜,保佑来年平安、吉祥如意 。
除了花灯以外,还有各种戏灯:
1、龙灯 。它是龙门传统而古老的戏灯,和全国各地的龙灯一样,象征着龙门人民是龙的传人 。龙门的龙灯有桥龙、兜水龙、柴箍龙等 。最有特色的是桥龙,底部有木板串成,木板上面做龙身,每节长约1.5米左右,总长为50-100节,整条龙身用竹编和各种颜色的彩纸和绸布做成 。龙头龙尾制得特别精致,里面装有蜡烛灯具,夜间观看光彩迷人 。
舞龙灯有规定的时间:正月十三开始,先到祠堂、庙宇、烈士墓舞;正月十五则在周边村庄和古街商店串走,正月十六至十八在单位企业和村内各座厅堂举行 。
2、竹马 。也是龙门传统的表演形式 。马分头尾两部分 。用竹制成,外面糊上彩纸 。跳竹马时将马头马尾放置在人的前后,人在中间如骑在马上一般 。龙门的竹马和别地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传统战马沿袭而来,跳时呈作战阵势,一般有八匹马组成一支队伍,令旗带路,逐对的上阵和下阵 。正月十五夜里表演时增加两匹大红马,称“扫马”,跳演节目都为三国故事 。
3、舞狮 。狮头用竹、狮身用绸缎布料制成,狮有大小之分 。大狮由两人联袂跳,小狮一人一只,一人持绣球引路 。跳狮子者多为年轻人,它技术要求高,十分耗费体力,变化多端地表现了狮子的情态,更增添了古镇闹元宵的活泼气氛 。
4、魁星 。即文曲星,又称文魁,是一个用竹和绸缎精制的神像 。他手持毛笔作点状元状,祝愿读书人奋发努力,得中状元 。跳魁星着要跑遍每座厅堂、店铺、民居,给人送去祝福 。因其变化甚多,无比活跃,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人去跳,其表演往往令围观者开怀大笑 。
庙会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是古镇传统庙会,此时,适逢农闲,秋高气爽,正是操办盛事的好日子 。庙会从八月三十至九月初三,延续四天 。旧时,村中多处祠堂、庙宇日夜演戏,人们拜菩萨,拜祖宗,大办宴席,大做善事;族人邀请亲朋好友,倾其所有,热情招待;方圆百里,甚至上海、杭州等地商贩纷纷前来赶会 。古镇街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春江两岸,以次为最 。时至今日,虽形式略有不同,但盛况犹胜当年 。
解放前,龙门孙氏宗族的土地制度异于别处 。七成以上的农田属于各种祭会,为集体所有 。其中,部分是宗族内的祭祀田,部分是自愿结合的会社 。会社超过百数,土地多寡不一,社籍可以继承、转让 。除祠堂、祭祖的祭田按房系轮流外,会田由本会会员轮流耕种,每年收入全部用于庙会 。所有会员在八月三十或九月初一凌晨,必备纸马香烛到土地庙拜土地菩萨,祈求一年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
除各种会社,还有同年会,有三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等,这也是龙门庙会异于外地的习俗 。每年庙会由三十岁同年男丁必挑大梁 。庙会活动中难度最大的事都有三十岁同年会来干,如请最好的戏班子,修险路等,活动经费大家临时募捐,富者多出,贫者少捐,特殊困难还可得到扶持 。土地改革,以会田为基础的各种会社自行消失,惟有同年会越来越火红,入会人员扩大到女性,该成三十岁做同年戏,五十岁以上同年会捐资修桥曝露做善事 。
祭祖
每年祭祖是全族合力筹办的大典,分春秋两祭,春祭农历二月初二,由龙门孙氏大房、四房筹备;秋祭农历十月十九,由龙门孙氏五房、七房筹备 。二、三、六房基本迁居外地,不须筹备,但届时必须由房长率领房中头面人物来参加祭祖大典 。祭祖大典在孙氏宗祠举行,从东、西辕门进入,步步登高 。宗祠分前后三进,前是门厅,五间门面,中设戏台,台前一在天井,左右屋环绕;中为正厅,方砖铺地,又称状元地,梁上挂满匾额,是孙氏家族决定重大事情的议事厅;后厅为荫堂,上面排列着孙氏祖宗的牌位 。宗祠平时人迹罕至,除祭祖外,只有族中遇到大事,才郑重其事地开祠堂门 。
祭祖三日,全族停工,穿戴整齐,如度节日 。午后,祠堂开门演戏,一曲方了,族人齐集,祭祖大典开始 。此时,正门至荫堂中门大开,祖宗牌位,前六张八仙桌并列,上铺红毡,摆上数以百计的菜肴、果品、糕点,中间饰以鲜花、纸马 。桌前特制供架上放着全猪全羊,白肉上系着彩条红绸 。一对手臂粗的巨型蜡烛红光四射,显示一派庄严景象 。
祭祖的主角是族长,陪祭有各房房长、缙绅、有功名者 。司仪由本族秀才或学校优等生担任,称为礼生,共二十名 。其他族人在后面侍立 。整个拜祭过程分起乐、献供、跪读祭文、祝福、轮拜祖宗等 。只见两礼生拖着长声齐喊:祭祖大典开始,起鼓,再起鼓,再起鼓……鸣磬三点!”一礼生击鼓三通,一礼生撞鼓三下 。两礼生再喊:“立祭者恭立……扶祭者同恭立……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一上香,二上香,三上乍!”有礼帮族长点香 。主祭者陪祭者叩头、上香如仪 。接着是起乐、献供,此时乐队晨候一旁,热烈的梅花锣鼓响起,乐声中,余下的礼生将供品递给族长,再摆上供桌 。两礼生依次高喊:“献旱鹰(整鸡)、献殿肩(猪蹄胖)、献蛟须(银鱼须)、献鲜鳞(全鱼)、献玉粒(米饭)、献春茗(茶)、献爵(酒三杯)…… 。”
接着是乐止,跪读祭文 。读祭文者口齿清楚,祭文约百多字,其中几句是:“上自鼻祖,下迄儿孙,瓜邱发迹,灵爽堪凭,精神不隔,菽水虔心……呜呼,伏惟尚飨!”读后,焚烧于供桌前 。同时还烧纸马、纸钱,正厅檐前,鞭炮齐鸣 。
【龙门多彩的民俗文化】下一个节目是祝福 。由戏班子在灵前演三曲小戏 。第一曲“拜八仙”,第二曲“跳财神” 。八仙赐福赐贵避邪;跳白脸手提毛笔点状元,表达了加官进爵之意;财神当然是送财进宝了 。
祭祖大典最后仪是轮拜祖宗 。侍立已久的族人排着队伍,轮流到祖宗灵前参拜上香 。完后接着演戏,直到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