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矮人村

素有“船城”之称的四川省资中县地处川南浅丘陵地带,风光秀美,古迹遍布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以沱江河畔资中城区的观光景点作为背景,创作出了蜚声海内外画坛的“资中八景图” 。
而让资中县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有个叫鸣阳寺的小山村,村中矮人众多,且矮得令人吃惊……难道现实之中真的存在一个童话里的矮人世界吗?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采访人员经过多方打听,辗转来到了资中县鸣阳寺村 。
为了生活方便,一部分矮人聚居在了村中的养老院里,尽管我们对矮人有所耳闻,但是当1米8多的采访人员站在矮人身边时,仍然不免惊讶——小矮人的身高大多在八十到九十公分左右 。由于身材矮小行动不便,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但对于我们的到来还是格外的热情 。
当看到采访人员驾起摄像机要拍摄时,几个矮人赶忙回到自己的卧室打扫了起来 。由于身材原因,他们的床一般只有三四十公分高,使用的被褥也比我们平时的尺寸小不少 。
【四川资阳矮人村】由于养老院里还住着几个正常身高的老人,所以公共食堂的桌椅板凳仍然用的是正常尺寸的,这样一来矮人们坐在凳子上时,双脚是接触不到地的 。在我们常人看来普通的碗筷,在他们面前也显得格外的大……
生活中矮人们比起其他正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就比如说到十多里地以外的镇上赶集,正常人来回两个小时左右就够了,而他们却要走上一天……尽管生活中有些不方便,但他们仍然坚持:生活自理,努力种着庄稼,搞养殖也是一把好手 。
吃完午饭,几个矮人相约到二楼平台上晒太阳,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采访人员不禁在想:村中还有多少矮人,为何他们都生活在鸣阳寺村呢?
村老支书罗德山说,这个村人最多的时候有80多人,矮人有30多个,最多的一家有6个矮人,现在最多1家有3个矮人 。
不过百十来人的鸣阳寺村几十年来竟出了好几十位矮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了 。有人可能很快就联想到了侏儒症,是不是这个村曾经集中爆发过一次侏儒症呢?然而接下来的调查却让采访人员觉得,问题似乎并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 。
四川省资中县鸣阳寺村所在的山谷,东西长不过一两公里,几十年来全村人口一直维持在百人上下,现在居住在村中的矮人大多已七八十岁了 。难道几十年前,村子中真的集体爆发过一次“侏儒症”吗?
通常我们所说的侏儒症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这样的情况一般在儿童时期会表现出生长的落后和延迟,所以他们的长相都会显得比较幼稚,即使长到20多岁,看起来也是孩子的身子娃娃的脸 。但我们看到矮人村的小矮人们,却是孩子的身子老人的脸,他们的头骨和手脚的尺寸也与常人一样 。
另外,医学界普遍认为,大多数侏儒症患者寿命只有三四十岁,而现在鸣阳寺村还健在的矮人,年龄最小的也有70岁了,最大的将近90,可算得上长寿了 。而且侏儒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病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但据统计,解放初期鸣阳寺村百十来号人中就有近一半是矮人 。可见,这绝不是一般性的“侏儒症”……
种种迹象表明,鸣阳寺村的矮人并非得了传统意义上的侏儒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出现了如此多的矮人呢?在他们身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而和鸣阳寺村仅仅一路之隔的邻村却没有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难道这里是世代相传的矮人王国吗?
曾有资料记载:非洲有一个部落叫“俾格米”,他们是先天家族遗传性矮小,人种和遗传是造成他们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 。而资中的矮人村在三十年代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身高不足一米的人 。很多矮人的父母都是正常身高,那么显然这是后天原因所导致的 。难道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发生过什么不同寻常的故事吗?
经过几天来的多方调查、采访,采访人员发现:这里所有矮人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经历!
这些矮人在三、四岁的时候开始骨头痛,而且一疼就是几十年,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矮人的个子就停止了生长 。
就是这种突然发生的莫名疼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袭击了这个原本平和安宁的村庄!这种病就像能够传染一样,村民们接二连三地发起病来,先痛起来的成年人腿瘸了,后痛起来的孩子们关节慢慢变粗了,他们的身高也永远定格在了发病时的高度 。
一时间流言四起,村民们怀疑着身边的一切,有人说是当地人爱吃一种叫虫虫菜的野菜害了村民,很快漫山遍野的虫虫菜就被消灭光了 。其实虫虫菜是一种四川农村百姓常吃的一种野菜,其他地区的百姓吃了并没有此类病症的出现,这就足以证明虫虫菜是被冤枉了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不明白:“身材矮小”的灾祸是从何而来的?曾经有人一度怀疑:是不是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的水质出了问题,才导致村民的身材变得矮小?因为有人观察发现:就连水井旁的庄稼也都长得不高……
尽管矮人集中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但是解放后当地政府对此事也是高度关注,卫生部门联合地方大学,几十年来对鸣阳寺村的地下水和土壤的监测从未中断 。然而,土壤水质的监测结果没有发现问题 。
既然,村里的这口老井的水质没有问题,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矮小症”呢?是饮食?水质?还是有着其他什么原因?
采访人员突然想起了村民们曾经提及的一个问题:停止生长是从骨头疼开始的 。那么,身材高矮和骨头疼痛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呢?矮人们的骨骼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008年1月,资中县卫生局委托县人民医院对鸣阳寺村的矮人们进行了一次x光检测,当医生拿起x光片在灯箱下观察时,在场的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X光片清晰地表明:原本应该圆形、光滑的股骨头完全消失,与髋关节之间的缝隙也不存在,而是与骨盆融合在了一起 。难怪矮人们的行动如此不便 。
我们正常人的股骨头和骨盆之间是圆滑的,有间隙的,可以这样自由活动的 。可是,一旦得了这种不明原因的骨关节病,儿童患病软骨组织停止生长,也就不再长个了,而到了中老年患者股骨头就慢慢退化坏死,最终和骨盆连在了一起,腿也就不能动了 。
我们看到村里凡是染上这种病的人大腿是抬不起来的,只能挪着走 。那么,是什么导致矮人们的骨骼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又是否有办法避免呢?
就在大家胡乱猜疑的时候,四川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邓所长结合相关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矮人病,很有可能与当时收获的粮食有关!
邓所长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发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的降水增多,特别到了秋季收割的时候,经常是绵绵细雨 。由于当时百姓的居住条件较差,存放的小麦和红薯极易发霉变质,滋生一种叫镰刀菌的细菌,而人如果实用了被镰刀菌感染的食物就会发生抑制软骨组织生长的情况 。软骨一旦停止生长,儿童不但永远也长不高,而且随着矮人们的年龄增长,骨关节就慢慢发生病变,最终成为X光片上的那种结果 。
而解放后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观,粮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存,所以也就没有新的矮人出现了 。而且当地村民只要养成高温蒸煮食物的方法,镰刀菌还是很容易消除的 。
此外,邓所长发现,其实这种矮人病的地域性极强,与鸣阳寺村一路之隔的邻村就没有矮人出现,整村迁移也是一种避免矮人病的好办法 。
就在结束本期节目拍摄的时候,采访人员得知资中县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搬迁方案,争取说服村民搬出这条山谷,但是老年人故土难离,他们会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