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撒班节

撒班节,又名犁头节 。塔塔尔族是农业民族,“撒班”,柯尔克孜语,意即“庆祝春耕” 。“撒班”是塔塔尔族人最早用来犁地的一种农具 。由于它结束了塔塔尔人用落后的十字镐翻地的漫长历史,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每年他他二人都要举族欢庆,纪念这一发明事件 。
每年春耕结束后以乡为单位进行欢庆活动,既庆祝春耕完毕,又祈望来秋丰稔 。这种庆祝活动塔塔尔语称“乌买克”即“团会” 。乡民全数参加,庆祝地点在田头或野地,由有威望的长者主持,主要活动有摔跤、攀竿、唱歌、跳舞、赛跑、拔河、赛马等,优胜者将得到妇女们亲手纺织的手帕、围巾、刺绣衬衫等奖品 。
节日这天,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塔塔尔族男女老少,来到郊外风景优美的地方,在宽敞的草坪上,铺上地毯、毡子或毛毯,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食品,等待节日活动的开始 。在节日开始之前,有一个马犁地的仪式,要由一匹骏马拖着一个古老的犁铧,按犁地的样子进入场地,此时主持人要讲话并宣布节日开始 。
对唱是节庆的主要内容,成年人唱希望丰收;青年人歌唱友谊与爱情;少年围着人群唱:“雨呀,雨呀,快快下,我们不要饥饿,永远不要见那像狮子般的瘟疫 。”群众在对唱时,还唱教训懒汉的歌:“不要流浪快回家,快把洒瓶变骏马,快把酒瓶变犁铧,老老实实种庄稼 。”
撒班节是塔塔尔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节前要进行大扫除,里里外外都要搞卫生,个人也要沐浴换衣,干干净净庆祝节日 。
有趣的是在节前的一个月内,要搞一次“比比加玛丽(意为心灵手巧的妇女)”毛巾的收集活动 。
这项活动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 。当青年人拉起手风琴,唱起歌跳起舞时,住在街道的塔塔尔人便会出来把早已准备好的毛巾等礼品拿出来交给老人,老人把所收集起来的毛巾缠绕在一个木棍上,让小伙子持棍在街上行走,向人们展示过节时的奖品 。
姑娘和小伙子都希望在过节这一天,自己的毛巾等礼品会被心爱的人得到 。
过节的日子确定之后,选一位小伙子骑上骏马向大家通知,得到通知的家庭的老人,要拿出一块白布栓在马笼头、马鞍或小伙子的腰间,表示对节日的祝贺 。
撒班节曾消失过,直到1986年才得到恢复 。我们在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的岁时节令时,认真研究和挖掘整理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对于发展生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塔塔尔族撒班节】岁时节令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价值会越来越得到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