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店铺“不香了”,品牌收购盯上了DTC( 二 )


视频中 , 麦克尔·迪宾以调侃的口吻说:“你认为每个月花出去的20美元都用在买剃须刀上了?有19美元都给到了费德勒 。 ”(费德勒是吉列的代言人)没有提及吉列 , 产品卖点却与吉列针锋相对 , 这条视频在短短48小时内带来12000个订单 。
初次登场即一鸣惊人 , 后来美元剃须刀俱乐部击败吉列 , 一度成为美国线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剃须品牌 , 是DTC品牌对抗知名品牌划时代的胜利 。 与品牌聚合路径不同 , 联合利华收购该品牌后 , 麦可尔·迪宾继续担任公司CEO 。
与经验老道的快消品巨头相比 , 亚马逊品牌收购商的标准显然更低 , 他们并不能一举拿下具有行业颠覆性的品牌 。
Thrasio的收购标的不局限在有利于快速扩充市场份额的明星品牌 , 更倾向于需要帮助的潜力品牌 , 以资本收购和品牌运营的模式全面接收品牌 , 因此被称作亚马逊聚合商(AmazonAggregator) 。 通过提升单个品牌营收 , 同时以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 , 优秀品牌将走出亚马逊平台 , 拓展更多渠道 。
亚马逊店铺“不香了”,品牌收购盯上了DTC
文章图片
以AngryOrange为例 , Thrasio收购该除臭品牌后对产品包装进行升级 , 重塑整个品牌故事 , 并在营销、销售渠道、研发发力 。 推出新品的同时 , AngryOrange的产品已进入美国线下商超 。 收购该品牌两年内 , 品牌声量在除臭剂类目中大幅提升 。
具体的收购环节中 , 评估FBA品牌后 , Thrasio会以近一年约4倍净利润的价格买入品牌资产 , 卖家卖出后终止运营 , 在之后的一到两年内会收到运营分红 。 2021年一场活动中 , Thrasio中国区总裁AlanLim发表题为《8倍增长背后 , “跨境电商版宝洁”的多品牌运营逻辑》的演讲 。 站在卖家视角 , AlanLim指出Thrasio为他们带来除上市之外的“退出”机制 。
看似双赢的模式如今面临隐忧 , 高涨的估值和欠缺的运营能力让一部分中小型亚马逊品牌收购商难以为继 。
复杂的收购协议和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下 , 经纪公司和投资人开始主动帮助卖家 , 为他们争取到更高估值 。 两年内 , 亚马逊品牌收购商的数量从十多家增加至四十多家 , 对该模式的信心也无形中推动估值上升 。 据MarketplacePulse的调查 , 2020年亚马逊FBA品牌的估值为净利润的2.5~3倍 , 这一倍数到2021年底变为4~8倍 。
更糟糕的是 , 一些机构错误评估FBA品牌的潜力 , 无法通过运营收回成本;不具备亚马逊经验的机构 , 甚至在完成收购后将店铺运营和品牌业务外包给供应商 。 眼看模式不可持续 , 一些收购方选择退出 , 将到手的FBA品牌转手卖给其他收购方 。
随着亚马逊劲敌Shopify崛起以及类似独立站服务平台涌现 , 相关初创品牌数极速增长 , 投资人和机构的目光从过热的亚马逊转向更垂直的DTC领域 。
DTC品牌收购大幕已然拉开搭建品牌集团同样是早期DTC品牌和相关机构的愿景 , 它们因此转变为DTC多品牌母公司(DTCholdingcompany) , 在一家企业下搭建多个品牌 , 通过跨品牌共享团队 , 更快速地提高盈利 。 这类企业扩充品牌的策略包括品牌创投、品牌孵化、品牌收购等 。 2021年 , 面向DTC初创品牌的收购出现加速迹象 。 限于篇幅 , 本文挑选三家企业作为例子 。
Harry's:孵化+收购
亚马逊店铺“不香了”,品牌收购盯上了DTC
文章图片
早期DTC品牌Harry's成立于2013年 , 主营男性剃须产品 。 以独立站为主要渠道的Harry's在之后的几年补足其他渠道 , 并计划将公司发展为一家“当代快消品集团” 。 2021年3月31日 , Harry's获得1.55亿美元融资 , 并将获得的资金用于品牌孵化和收购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