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在山海林田间“种科技”的人( 三 )


创造可以写就“大文章”的土壤
在位于长汀县曾经水土流失核心区的河田镇兰秀家庭农场中 , 负责人蓝晓红发现 , 放养过河田鸡的地方 , 林下生态恢复缓慢 , 有的甚至发生土壤裸露、土层破坏 。 二次水土流失的风险让她非常着急 。
2017年 , 福建省农科院生态研究所牵头 , 联合畜牧兽医、果树、土壤肥料等专业研究所组建科特派团队下沉服务 。 他们为兰秀农场开出养殖轮休 , 林下种植牧草、中草药的“药方” , 不仅解决了难题还提高了其养殖质量 。
面对科特派单兵作战 , 学科单一、覆盖面窄 , 近年来福建省及时推出科特派团队服务模式——鼓励个人科特派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组团实施科技攻关、开展服务 , 推动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和三产融合发展 。
科特派制度在福建省推出20多年来 , 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立足实际落实“高位嫁接、重心下移”要求 ,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机制 , 出台一系列配套举措让科特派引得来、下得去、留得住 。 近年来 , 福建省在不断总结完善 , 在科特派的创新选认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创新保障机制 , 均做了大量探索 。
通过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和范围 , 2017年以来 , 福建省全省选认工业领域的个人科技特派员6408人 , 团队科技特派员219个、1001人 , 法人科技特派员30个 。
这些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312个 , 创办企业、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580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3975项(套) , 制定技术标准224个 , 专利申请2060项 , 发表论文论著1141篇(部) 。
近年来 , 福建省针对科特派创办、领办或所服务企业融资难题 ,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对象融资 , 推出科特派金融服务包、金融科特派等试点 。
今年5月20日 , 位于福建泉州的新明养殖综合场扩产关键时期 , 拿到300万元免抵押免担保的“科特贷” , 还享受了优惠利率 。 “此前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公司推出了无公害低胆固醇鸡蛋 , 现在又给我们带来了便捷贷款 , 科特派制度真的好 。 ”新明养殖综合场负责人刘泉说 。
近年来 , 南平市围绕优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优势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等 , 创新地在茶产业、竹产业、白羽肉鸡产业、森林碳汇产业等领域 , 谋划搭建了13个科特派专家工作站 。
“由院士等专家领衔组建团队 , 以项目制服务方式与相关领域企业合作 , 或以资金、技术等入股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 , 展开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 , 使科特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和深入 。 ”南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朝阳说 。
随着科特派制度深入探索 , 福建省农科院从2018年开始对科研人员职称职务评聘 , 分基础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分开进行 。 2020年 , 做了十几年科特派工作 , 一心扎在农村的苏海兰解决了职称评定问题 。
去年 , 福建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深入推进科特派制度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 , 进一步明确对科技特派员的职务职称评聘 , 项目扶持、资金补助和平台搭建 , 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措施 。
“这些举措 , 不仅为更多人才下沉农村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大空间 , 也有利于科技特派员深化科研活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 ”苏海兰振奋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