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报: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11)


(4)矿业:采掘、支护、钻孔、巡检、重载辅助运输等工作
(5)医疗康复:手术、护理、检查、康复、咨询、配送等工作
(6)养老助残:助行、助浴、物品递送、情感陪护、智能假肢等应用
(7)家用场景:家务劳动、教育、娱乐、安防监控等工作
(8)公共场所:讲解导引、餐饮、配送、代步等工作
(9)水下场景:水下探测、监测、作业、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作
(10)安防场景:安保巡逻、缉私安检、反恐防暴、勘查取证、交通管理、边防管理、治安管控等工作
(11)危险环境作业:消防、应急救援、安全巡检、核工业操作、海洋捕捞等工作
(12)卫生防疫:检验采样、消毒清洁、室内配送、辅助移位、辅助巡诊查房、重症护理辅助操作等工作
2.从技术可行性出发——细分场景的实现难度(1)从【场景是否单一】及【工作复杂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分析一项职业被机器人替代的难度 , 我们认为可以落入以下四个象限进行分析;其中场景维度指该项工作是否需要适应多变的环境 , 是否需要转移;复杂度指完成该项工作需要的知识储备多少及解决问题的难度
A.单一场景、低复杂度:例如简单的加工制造工序、搬运、安保、清洁、农业养殖等劳动更容易率先实现机器替代
B.单一场景、高复杂度:例如绘画、音乐演奏、作家、医生、教育、财务、销售、厨师等场景
C.多场景、低复杂度:例如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无人驾驶 , 不同种类的家务劳动
D.多场景、高复杂度:例如警察、外交官、企业管理人员、研发创新等工作
深度研报: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
文章图片
(2)从机器与人类的思维长处分析
机器智能在大规模数据与信息处理、细节分析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在需要情感、综合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职业 , 人类被机器人替代的难度较大
深度研报: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
文章图片
3.从经济性出发——替代人效比如何判断某个细分场景下 , 是否已经到达了机器人应用拐点?我们认为核心指标是替代人效比 , 即机器人的购买及维护成本相对于同岗位人力成本的回本周期
ROI<48个月时 , 该细分赛道会有产品出现 , 客户开始考虑尝试
ROI<24个月时 , 该细分赛道客户开始批量购买测试
ROI<12个月时 , 市场开始全产爆发
经济性逐渐提升背后的因素:人员成本上涨、人力紧缺、上游零配件成本下降、规模量产降低了成本、AI技术发展使得功能实现的成本降低等
深度研报: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
文章图片
四、机器人智能化三要素解析什么样的机器人能够称得上是智能机器人?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
我们认为如果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抽象化解析 , 往往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即感知、决策和控制 。
感知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 , 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等的接触型传感器 。 这些要素实质上就是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官,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成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
决策要素:也称为思考要素 , 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 , 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 。 智能机器人的思考要素是三个要素中的关键 。 思考要素包括有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 。 这些智力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 而计算机则是完成这个处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