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设定|虚拟数字人IP概念爆发 品牌如何进入千亿营销风口( 二 )





这种效率优势足以让不少企业心动 。 因此在金融领域 , 已有多家银行推出虚拟数字员工 , 像浦发银行的小浦 , 百信银行的AIYA艾雅等 。
三是专家型 。 在传媒、医疗、教育等专业领域 , 通过深度学习、语音合成、多模态人机交互等训练 , 虚拟心理医生、虚拟手语主持人、虚拟教师等角色将越来越成熟 。 随着VR/XR的广泛应用 , 可提供实时、智能、个性化的沉浸式服务 。 比如腾讯3D手语数智人“聆语”作为央视频手语翻译官 , 为比赛提供手语解说赛事的服务 。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服务型虚拟数字人的“火爆”及其应用场景的变化 。 正在越来越多领域和岗位发挥作用 , 为企业降本增效 , 创造现实价值 , 帮助企业弯道超车 。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 , 体育明星谷爱凌的数智分身“Meet Gu”、AI气象服务虚拟人“冯小殊”等纷纷“上岗”就业 。 众多形象各异的服务型虚拟数字人纷纷破圈而出、走向台前 。



根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 , 随着直播电商、数字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崛起 , 人才缺口成为市场的痛点 。 2021年中国直播人才缺口为800万人 , 预计2025年直播人才缺口为1941.5万人 。 在此背景下 , 虚拟主播和数字员工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人物设定|虚拟数字人IP概念爆发 品牌如何进入千亿营销风口】相信乘着元宇宙爆发的红利 , 虚拟数字人的形态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 变现路径和市场潜力愈发明确 , 商业化模式不断向多元化方向持续演进 , 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 。 眼下 , 虚拟数字人的出现已经给新经济提出了新问题:未来 , 真人和虚拟数字人相比 , 谁会替代谁?真人的“奶酪”会被虚拟数字人拿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