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投科技,右手贴发票,中国VC在数字化荒地上( 二 )

左手投科技,右手贴发票,中国VC在数字化荒地上
文章图片
在VC里做这个工种的 , 薪资普遍不如同等能力和工作年限的大厂程序员 。 在VC内部 , 这依然是一个很边缘的支持部门 , 类似传统企业的IT部门 , 跟核心的投资业务的距离很远 , 更谈不上改变业务 , 很难体现自己的价值 , 因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 当被问到为什么中国VC的数字化投入这么少时 , Brown的回答是 , 数字化是个很大的事儿 , 对VC来说是方方面面的改变 , 中国的VC把数字化这件事想的太小 , 太简单了 。 投入少 , 不是说舍不得花钱 , 也不是没钱 , 而是钱花在哪里的问题 。 就这么多管理费 , 是用来招10个投资经理 , 还是招10个数据工程师?选择招10个数据工程师 , 谁来面试?怎么判断码农的水平?是合伙人懂还是HR懂?招来了10个数据工程师 , 管理架构怎么调?给什么样的职位?同样是总监 , 薪资是对标投资总监还是中后台总监?哪怕钱真的花了 , 人真的招来了 , 开发出了数字化系统 。 是系统辅助工作流程还是系统定义工作流程?是系统体现工作流程还是系统改变工作流程?投资人的时间就这么多 , 是优先看系统推荐的项目还是朋友推荐的项目?各家都在抢份额的明星项目但系统“认为”不好 , 投资人信谁的?所有的这些问题 , 一环扣一环 , 都指向了一个结论:数字化不是辅助工具 , 数字化是革命 。 数字化到底是什么?数字化首先意味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 , 即投资流程中的“输入” 。 投资人的信息来源将不再主要来自FA、同行、同事、论坛、外部咨询、行业大会 , 而来自系统对千万级数据源的抓取 。 “输入”方式的改变 , 必然带来公司文化、组织架构、管理方式的改变 , VC的合伙人将更像一个科技公司的CEO , 管理一群数据科学家和算法工程师 , 而不是管理几十个投资经理和分析师 。 既然信息主要由系统抓取 , 是不是不再需要在北上深 , 乃至硅谷 , 特拉维夫各开一个办公室了?数字化还意味着投资流程中“输出”的变革 , 即投资结果 。 投资这个动作 , 比以前更早 , 更快 , 更多 , 更广 。 动作敏捷性的改变 , 不仅意味着竞争优势 , 还意味着投资策略的改变 , 乃至重新定义投资策略 。 如果能投的更早 , 是不是在大家认知趋同的时代 , 也能抢先投到好项目 , 效果类似于过往投到非共识项目 。 如果能投的更快 , 更多 , 是不是以往被证明是死路的 , 撒胡椒面一样的跟投也能产生不错的收益?CorrelationVentures已经证明了这条路能走通 。 数字化将提高整个生态内 , 信息和认知流转 , 分发的效率和准确性 , 就好像在一个由LP , 孵化器 , 产业园区 , 个人天使 , VC , PE , 被投企业等组成的社区中 , 放入了字节跳动的算法 。 张三的认知 , 可以被分发给李四 , 也可以被分发给企业A;企业A的信息 , 可以被分发给王五 , 王五根据信息所形成的认知 , 被分发给企业B 。 生态内信息 , 认知的高速流转和智能分发也将重新定义生态内各个实体的互动方式与关系 。 比如VC与被投企业之间不再需要Excel表格的传输 , 而是双方数据系统的对接;投资人和被投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不再局限于董事会层面 , 而是深入到一线的业务 , 来自一线业务的数据反馈 , 重新加入生态内流转和分发 。 曾经有投资人自嘲称 , 天天看SaaS项目 , 投了很多企业服务公司 , 但却要手贴发票完成报销 , Word版的内部文件从V1更新到V20 。 下次给LP讲一个投硬科技的故事之前 , 不妨先把自己的科技硬起来 。 左手投科技,右手贴发票,中国VC在数字化荒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