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与李善长最后结局如何 刘伯温为什么斗不过李善长

大明开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论功行赏,排在功臣第一位的就是李善长,而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号称再世诸葛亮,却只封了个二等功臣诚意伯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 。
【刘伯温与李善长最后结局如何 刘伯温为什么斗不过李善长】

刘伯温与李善长最后结局如何 刘伯温为什么斗不过李善长

文章插图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号称再世诸葛亮,为何斗不过李善长?
大明开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论功行赏,排在功臣第一位的就是李善长,而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号称再世诸葛亮,却只封了个二等功臣诚意伯 。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 。
李善长足智多谋,1354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负责军政工作和钱粮物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财务总监兼行政总监,功勋卓著,朱元璋评价“大明朝的丞相萧何” 。
洪武三年(1370年),封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公爵韩国公,位列明朝开国功臣首位 。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温州文成县)人 。
刘伯温早年是元朝科举考试的进士,做过江西高安县丞,元朝末年,统治阶级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刘伯温不屑随波逐流,而辞官隐居 。
1360年,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辅佐自己,刘伯温献策朱元璋“时务十八策”,经过刘伯温的时务政策,明军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
为开创大明江山奠定了结实的基础,朱元璋评价刘伯温“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 。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 。”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刘伯温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 。
为何同是明朝开国重臣,同为谋士,刘伯温的名气比李善长大的很多,爵位却低了两个档次,李善长是公爵,刘伯温是伯爵,这是为何?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要比刘伯温早,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徐达安徽凤阳人、常遇春安徽凤阳人等等 。
也就是说,大明开国功臣大部分都是朱元璋从安徽带出来的班底,也是他最信任的大臣,而刘伯温是半路跟随朱元璋的,不属于安徽班底 。
朱元璋生性多疑,对刘伯温也不是完全信任,所以论功行赏也只能排名靠后了 。
安徽班底组成的权力集团自然要比其他集团的大臣更加有权力,再加上朱元璋为了达到权力平衡,让各党派势力相互牵制,就算刘伯温能力再强,也抵不过朱元璋的政治手段 。
所以,刘伯温和李善长看似是两个人的权力之争,实际是背后的大老板朱元璋在下棋,胜负都在朱元璋的手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