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啊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

怜悯之心
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指看到遭受灾难或不幸者而引起的怜悯恻隐之心 。
出处
《孟子·告子上》:“怜悯之心,人人皆有 。”《孟子.公孙丑上》:“怜悯之心,仁之端也 。”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啊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孟子·告子上
《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 。
孟子与告子都是东汉时人,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告子》以二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 。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间距孔子的故乡曲阜很近 。
孟子是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儒家的关键代表者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好之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啊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成语典故
原文
公都月子:“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能够行善,能够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为父 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认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行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怜悯之心,人人皆有;羞恶之心,人人皆有; 恭敬之心,人人皆有;是非之心,人人皆有 。怜悯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原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则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孔子曰:‘因此诗者,其了解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啊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 。’又有人说: ‘人性能够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 。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当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 。’也有 人说:‘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 。所以虽然有尧这样 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 良的爸爸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孩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 儿,而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 贤臣 。’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
孟子说:‘从先天的性格而言,都能够使其善良,这便是我说 人性本善的意思 。至于说有的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先天的资 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 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因素加给我的,而 是我自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此不觉得而已 。因此 说:‘探索就可以获得,放弃便会失去 。’人和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格的缘 故 。《诗经》说:‘上天生孕了人们,天地万物都有法则 。老百姓 掌握了这些法则,便会高尚美好的品德 。’孔子曰:‘写这首诗的 人真明白道啊 。有事情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因此尊崇美好的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