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兴趣匹配”,抖音对于社交并未”死心“( 二 )


同理 , “最近访客”这个功能也是如此 , 作为内容消费者的大多数用户是用不上的 。 所以归根结底 , 抖音此前做社交难有成效是要归因于无法给用户提供一个发生社交行为的场景 , 而视频内容下方的评论区显然并不太适合社交 。
上线“兴趣匹配”,抖音对于社交并未”死心“
文章图片
抖音作为内容平台 , 考虑的是如何将好的内容给到更多、更合适的用户 , 因此也导致平台内部形成了内容创作者与内容消费者的分野 。 尽管都是抖音的用户 , 但是其推荐算法机制为了繁荣平台的内容生态 , 自然会将流量向更愿意发视频的用户倾斜 , 这也就造就了有的人会是百万粉丝的网红、有的则是只看不发的小透明 , 并且流量的不平衡也带来了在平台中地位的悬殊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社交显然几乎就无从谈起了 。
上线“兴趣匹配”,抖音对于社交并未”死心“
文章图片
上线“兴趣匹配”,抖音对于社交并未”死心“】如今 , 字节跳动选择的兴趣社交 , 则或许是最有可能成功的路径了 。
传统的社交 , 是基于“Ialreadyknowyou”的社交图谱 , 是以“人”为核心来进行 , 是线下人际关系在线上的延伸和升级 , 但这一生态位目前已被微信占据 。 而兴趣社交则是基于“Iwanttoknowyou”出发 , 用户间可以是陌生人 , 是基于某个兴趣话题进行有明确主题的交流沟通 ,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交关系的塑造 。
兴趣社交的好处 , 就在于给了陌生人一个互相交流的缘由 , 毕竟共同的兴趣往往就意味着有共同语言 , 很容易就能形成基于相同兴趣爱好的圈层化社交体系 , 用一句“人以群分”来解释可谓是恰如其分 。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 此次抖音上线的“兴趣匹配”还解决了场景问题 , 看过同一个视频的用户以视频为“诱因”来进行社交 , 从逻辑上就是顺理成章的 。 有了针对同一兴趣或同一目标的讨论 , 自然也就有了接下来加好友继续讨论的结果 , 这样一来社交关系不就成了 。
上线“兴趣匹配”,抖音对于社交并未”死心“
文章图片
当然 , 还有一个问题是抖音需要解决 , 即要让用户踏出在平台中进行社交的第一步 。 虽然满足即时性聊天需求的“抖一抖”可以做到这一点 , 但它也只能解决这一个问题 , 并且抖音此前给绝大多数用户的固有认知 , 是短视频平台、而非社交软件 。 所以如何让用户发现、并习惯于使用“兴趣匹配” , 可能才是其兴趣社交之路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