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茶水间”:脉脉的圈子运营

打造“互联网茶水间”:脉脉的圈子运营
文章图片
打造“互联网茶水间”:脉脉的圈子运营
文章图片
2011年5月 , 在线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成功上市 , 看到机会的国内创业者在职场社交这条赛道上前赴后继 。
天际、若邻 , 包括LinkedIn的本土化产品领英、赤兔 , 这些寄希望于复制LinkedIn在美国成功的公司多数惨淡收场 , 除了脉脉 。
时至今日 , 脉脉用户已达1.1亿 , 用户发帖量达到570万、共发生86亿次信息消费;在新经济领域 , 月活增加50% , 其中教育行业增长200% , 新能源汽车增长100% , 审计增长80% 。
脉脉在一众职场社交软件中 , 为何有如此亮眼的用户增长数据?
1.绑定职业和公司属性 , 每个职业和公司都有自己的圈子
在脉脉注册的流程中 , 最关键的是选定自己的职业领域 。 一旦选定 , 你在脉脉看到的内容 , 接触的人 , 收到的资讯推荐和人脉申请 , 几乎全部与这个职业有关 。
司机有司机的世界 , 码农有码农的圈子 。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 , 脉脉这种聚焦垂直领域的组产品设计 , 强化了职场人群因行业相通而带来的内部凝结 , 让更多行业内部的交流沟通不被信息洪流淹没 。
以脉脉渗透率最高的互联网行业举例 , 脉脉被称作“互联网人的树洞” , “互联网茶水间” , “互联网打工人的情绪出口” , “互联网大厂公敌”等 。
用户在职业属性下 , 还有公司属性 。 每个经过认证的现任或前任员工都可以对公司发表点评 , 点评生成后会被算法推荐给同样在这家公司上班的脉脉用户 。
一个来自用户直观的感受是 , 在脉脉上 , 可以对某个企业有十分具体的了解 。 大到高层换人 , 小到茶水间多了什么零食 , 以至于可以在尚未入职前就得到准确的信息 。
打造“互联网茶水间”:脉脉的圈子运营】许多公司引爆企业舆论的话题都是从脉脉 , 例如王者荣耀团队的年终奖、陆奇从百度离职、拼多多员工事件、字节跳动员工猝死等 。 甚至各家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也最早在脉脉曝出 。 脉脉的这一圈子属性 , 被称作很多公司的外挂内网 。
2.鼓励用户待在自己的圈子
过去的社交产品中 , 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一度人脉 , 即我的好友是谁 。 在脉脉的产品逻辑中 , 更加关注二度人脉 , 即我的好友的好友 。
在脉脉的注册流程中 , 必须提交通讯录 , 否则无法使用 。 注册完成后 , 每个用户的信息在后台和数据层面上进行分析和汇聚 , 通过算法匹配 , 帮助用户识别自己跟其他用户之间的职场共性 , 让用户之间得以连接 。
打造“互联网茶水间”:脉脉的圈子运营
文章图片
脉脉允许用户自己主动搜索 , 但是会限制一些三度好友关系 , 即好友的好友的好友 。 运营数据显示 , 三度好友基本不属于同一个圈子 , 脉脉不鼓励让一个人穿越多层 , 去接触跟你之间可能不会产生职业或公司属性连接的人 。
3.圈子促进用户生产和消费更多内容 , 进一步强化圈子
脉脉基于圈子的产品设计和运营策略 , 把单个人群赋予集体的属性 , 以职场为背书 , 以关系链为基础 , 以人脉为延伸 , 以形象为标签 , 以身份为话题 , 同时促进了用户在内容维度的生产和消费 。
用户只有填写更具体的职业信息 , 发布更契合自己身份的个人动态 , 才能得到更多有相同圈子属性的用户的共鸣 , 反过来也会消费更多关于圈子的内容 , 内容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 而内容的生产者无疑也会成为合格的内容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