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骂朱熹斯文败类 朱熹为什么是败类


为什么很多人都骂朱熹斯文败类 朱熹为什么是败类

文章插图
提起理学家 , 毫无疑问最先想到的就是朱熹了 。我们对朱熹的认识大多都是从小学学的诗歌《观书有感》中来的 , 那时我们只知道朱熹是一个诗人 。
不过 , 随着我们年纪渐长认识拓宽 , 才发现朱熹是集政治、理学为一身 , 甚至被后代尊称为“朱子”的影响后世几百年的人物 。
然而 ,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做过让人感到不堪入目的行为 。
故事发生在南宋庆元二年间的临安城 , 这一天大街上疯传:“朱熹让自己的儿媳怀孕了!”一位老大爷问到:“谁?”小生提高嗓门回道:“朱熹!”
老大爷听到后眼睛瞪得大大的 , 嘴巴也张得大大的 , 有说不出的惊讶 , 这可不像是一位久经人事又在帝王之都长大的老大爷所表现出来的惊讶 。
老大爷没有说话 , 但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 好像在说:“怎么可能?”
在宋代 , 朱熹与程颢、程颐齐名 , 所谓“程朱理学”便由此而来 , 他也是大成殿的十二贤者中唯一一个不是孔子弟子的人 。
这样的人 , 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集天地之灵气 , 齐日月之辉光 。”在当时可以说是泰斗级别的人物 , 怎么会传出这样的丑闻呢?
一、年少有才朱熹出生于1130年 , 他的一生都是在南宋王朝中度过的 。与“初唐四杰”一样 , 朱熹一出生就光芒四射 , 是才子级别的人物 。
朱熹5岁时熟读《孝经》 , 对其中的内容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
6岁时与别的小孩子一起在沙滩边嬉戏游玩 , 别的小孩子闹成一团 , 朱熹却一个人坐在地上用手画起了八卦图 , 并向父亲询问天地日月的知识 。
父亲常对周围人感叹到:“我儿有此等才思敏捷 , 日后必成大器啊!”
朱熹7岁那年 , 父亲朱松应召入都 , 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了建州浦城居住 。
朱熹13岁时朱松病逝 , 临终之前 , 朱松把朱熹托付给了崇安五夫好友刘子羽 , 又写信给五夫的其它三位好友刘子翚(字屏山)、刘勉之(字白水)、胡宪(字籍溪)等三位有学识、有才能的人来辅导朱熹 。
这三人之中 , 刘子翚待朱熹最好 , 他一直视朱熹为己出 , 当作亲生儿子一样来教育 。还亲自为朱熹一家盖了一栋别墅 , 名曰紫阳楼 。
在几位高人的指导下 , 朱熹知书达礼 , 在学术上有着明显的进步 。
1147年 , 年仅17岁的朱熹在乡试中考取了贡生 。1148年 , 朱熹的恩师刘勉之把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了朱熹 , 正是那一年的3月份朱熹考取了进士 。
二、仕途风顺公元1151年 , 年仅21岁的朱熹被授左迪功郎 , 泉州同安县主簿 。公元1153年 , 朱熹至同安 , 一上来便大有作为 。
本着“敦礼仪、厚风俗、刻奸佞、恤民隐”的为官原则管理着同安 , 对于老百姓 , 朱熹做到了“爱民如子” , 可对于贪官污吏、奸佞小人 , 朱熹也严厉惩处 , 丝毫不留情面 。
同时在教育上 , 朱熹还整顿了县学 , 建造“教思堂”、“经史阁” , 给整个同安城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
与此同时 , 还减免了农民的税负 , 让农民有了更好的环境来读书 。1157年 , 朱熹任满罢归 。
到了1162年 , 宋孝宗即位 , 召朱熹入朝为官 , 朱熹奉旨进京 , 应诏上封事 。在对金的对抗上 , 朱熹极力主战 。在学术方面 , 朱熹大力尊崇儒学 , 反对佛教 。
此外 , 朱熹还上表宋孝宗 , 详细阐述了发展民生 , 任用贤能的大大小小数百条具体措施 , 朱熹上任之后 , 也大有作为 。
1168年 , 崇安发生水灾 , 朱熹力劝当地的富豪乡绅发粮食救灾 , 甚至还向官府借了600斛粮食发散于民 , 使民不至于忍饥受饿 。
朱熹为官期间 , 清正廉洁 , 爱民如子 , 对于奸佞小人 , 他也毫不手软 , 坚决上表弹劾 , 对国家、对自己都做到了问心无愧 。其中 , 自然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 。
三、仕途滑铁卢1196年 , 监察御史沈继祖捕风捉影 , 上表弹劾朱熹 , 列举了朱熹的十大罪状 , 其中就有两条这样写到:1、“引诱尼姑二人以为侍妾 , 每之官与之偕行”;2、“致使儿媳怀孕” 。
此消息一出 , 无论是朝中 , 还是大街小巷寻常百姓家 , 都感到十分惊讶 。而这个时候 , 沈继祖的余党趁机造势 , 说要“斩朱熹以绝伪学” 。
虽然宋宁宗不知道是真是假 , 不过迫于压力 , 就算不杀朱熹 , 也给他安了一个“莫须有”的伪学罪名将他落职罢祠 , 而朱熹的一家或遭流放 , 或遭下狱 , 此时的朱熹已经66岁 。
朱熹被落职罢祠那天 , 老百姓都不相信朱熹是这样的人 , 都纷纷跑来质问朱熹真相 , 希望听到朱熹的辩解 。
对此 , 朱熹沉默不语 , 对于沈继祖所列自己的10大罪状 , 都供认不讳 , 在给宋宁宗的奏表中这样写到:“谅皆考覆以非诬 , 政使窜投而奚憾 。”
或许读到这儿 , 你还不会相信 , 怎么回事儿?这是朱熹吗?曾经被称为圣人的朱熹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其实 , 故事还要从那一场被后世称为“庆元党禁”的纠纷说起 。
当年 , 宋孝宗驾崩 , 宋光宗即位 , 因为宋光宗不愿主持葬礼 , 朝中大臣韩侂胄、赵汝愚等人便拥立赵犷即位 , 也就是宋宁宗 。宋光宗被迫让位 , 这场让位史称“绍熙内禅” 。
因拥立有功 , 所以赵汝愚当上了宰相 , 而韩侂胄的女儿成为了皇后 。赵汝愚因为没有同意韩侂胄担任节度使 , 因此两人发生了矛盾 。
而赵汝愚所代表的 , 是当时盛行的道学派 , 朱熹就是其中的一员 , 而朱熹提到了一点 , 是最为忌讳的“修其身平” , 意思就是希望皇帝通过修正自己来限制军权的使用 。
而对于这一点 , 朱熹也不止一次地上表提到过 , 群臣都看在眼里 , 宋宁宗纵使心有怨恨 , 也不能轻易地表现出来 。
宁宗表面上都笑着答应了 , 其实他的内心十分不满的 。心想自己好不容易做到了皇帝这个位置 , 怎么还要听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在那儿念叨个不停呢?
韩侂胄看好了这次机会 , 于是开始上表皇帝 , 弹劾自己的政敌赵汝愚 。而宋宁宗也默许了这样的行为 , 于是乎 , 赵汝愚被罢官流放了 。
被罢官的赵汝愚在衡阳暴毙 , 据说是在流放期间受尽了折磨而死 。
朱熹虽然不是道学派的首领 , 但也算代表人物了 , 自然也难以幸免于难 , 就有了上述的“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 , 朱熹之所以选择沉默 , 不是因为懦弱 , 而是因为他看透了一切 。
如果辩解 , 与韩侂胄对抗到底的话 , 死他一人不要紧 , 关键是不能连累自己朱氏一门 。
这一刻他妥协了 , 仿佛是在对那些朝中权贵们说:“我认输了 , 你们赢了 , 只求你们不要太过分 , 不要伤害我的家人!”
朱熹少时风光无限 , 中年仕途一路平步青云 , 他本可以为自己和家人谋一个好的人生、好的未来 , 本可以妥协 , 但直接选择了说“不” , 势与奸佞小人对抗到底 。
【为什么很多人都骂朱熹斯文败类 朱熹为什么是败类】那一刻的难受与心酸只有朱熹自己心知肚明 , 但朱熹选择了面不改色 , 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剩余路程 。4年之后 , 公元1200年 , 朱熹去世 , 那一年他刚好古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