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塞下曲的背景资料与故事

绝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 , 卢纶的这首《塞下曲》背后竟然还有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八月 , 唐太宗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 率十万大军北征东突厥 。

背后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塞下曲的背景资料与故事

文章插图
这首家喻户晓的《塞下曲》背后竟然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塞下曲》是描写古代戍边将士军旅生活的乐府军歌 , 曲中词句大多雄壮粗犷、富于气势 , 听者往往会产生一种英雄豪迈的情结 。
历史上写过《塞下曲》的人着实不少 , 比如李白、李贺、王昌龄、岑参等大诗人都有此类作品 。
但要说哪首《塞下曲》知名度最高 , 最没争议的当属唐代诗人卢纶那首:“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
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在中国说家喻户晓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 这首诗言不仅朗朗上口 , 而且言简意赅 , 让人一看就能明白诗中所描述的意境 。
不过绝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 , 卢纶的这首《塞下曲》背后竟然还有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八月 , 唐太宗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 率十万大军北征东突厥 。
当时东突厥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 所以在得知唐朝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后 , 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决定采取守势 , 尽量不与唐军主力正面交锋 。
唐军统帅李靖料到突厥人的意图 , 所以决定采用奇袭的方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 , 年届六旬的李靖顶着如刀的北风 , 亲率三千名唐军精锐骑兵离开主力部队 。他们的目标是东突厥王庭——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 , 长年生活在苦寒之地的突厥人也难以承受凛冽的朔风 。颉利可汗认为唐军断不可能会选择在此时交战 , 但为了保险起见 , 他还是派出斥候紧盯唐军主力动向 。
不过根据斥候回禀的情报 , 唐军主力并无异动 , 这也验证了他的判断无误 。
然而颉利可汗万万没想到 ,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隆冬深夜 , 大唐最精锐的这支骑兵部队竟会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深入突厥腹地 。
正当突厥人在营帐中呼呼大睡之际 , 帐外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厮杀声 。三千唐军铁骑越过茫茫雪原从天而降 , 直扑颉利可汗的中军大帐 。
在唐军骑兵的冲杀下 , 突厥人方寸大乱 , 溃不成军 。颉利可汗自知无力回天 , 只好带着残部朝阴山方向逃窜 。
唐朝北征东突厥中最关键的一战就这样宣告胜利 。此战过后 , 东突厥元气大伤 , 没过多久就被唐军彻底攻灭了 。
【背后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塞下曲的背景资料与故事】“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卢纶这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正是李靖率三千精骑夜袭定襄的最生动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