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的故事堪比一场宫斗剧。|苹果汽车专利曝光,这次能撑到量产吗?( 二 )


02专利丰满 , 现实骨感
自2014年苹果启动了泰坦的造车项目 , 中间经历了多次的战略调整和人员变动 , 不过项目负责人的主张倾向不同 , 苹果公司也一直在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和“下场”造整车之间飘忽不定 。
泰坦第一任的负责人扎德斯基(SteveZadesky) , 之前是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 有过传统车企工作经历 。 当时苹果的造车目标就是“下场”造整车 , 但在2016年1月 , 苹果造车第一个项目责任人扎德斯基宣布从苹果离职 , 导致泰坦计划被暂时搁置 。
同年7月 , 苹果返聘了退休4年的苹果前硬件高级副总裁鲍勃·曼斯菲尔德(BobMansfield) , 后者认为苹果应该专注研发无人驾驶系统 , 而非自主造车 , 一切又推倒重来 。 泰坦计划的研发方向也从造整车改为自动驾驶软件研发 , 随后的两个月 , 数十名曾负责整车制造的员工遭到解雇 。
2018年8月 , 曾经主导Model3量产的特斯拉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Field)被苹果招至麾下 , 与曼斯菲尔德共同负责泰坦计划 , 他的加入被外界认为苹果仍未放弃整车制造计划 。
2020年12月8日 , 曼斯菲尔德从苹果公司二次退休 , 泰坦计划的负责人紧急更换为苹果机器学习与AI战略高级副总裁JohnGiannandrea , 但其任职的过往中并没有关于硬件制造的相关经验 。 时间来到2021年9月 , 苹果汽车的项目迎来了第五任项目负责人KevinLynch 。 从他过往背景来看 , Lynch也是偏向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也难达成制造整车的要求 。
苹果造车的故事堪比一场宫斗剧。|苹果汽车专利曝光,这次能撑到量产吗?
文章图片
来源:苹果官网
短短七年过去 , 苹果汽车项目不仅仅是五任领导的更新换代 , 同样伴随着的是数千名员工更迭 , 背后更是苹果公司对自己造车技术路线的摇摆不定 。 人员变化频繁 , 造车目标不明确已经成了苹果汽车向前推进时最大的掣肘 。
造车是项马拉松 。 从初期立项开始 , 就要把产品本身定位、技术研发路线以及目标人群等各个方面敲定 , 之后再逐点攻破 。
事实上 , 现在电动汽车时代降低了造车门槛 , 但是对于最不差钱的苹果来说 , 在电子产品领域已经是天花板存在 , 进入汽车领域同样需要王炸开局 。
苹果正是有着这样的“包袱” , 才会在第一步就“打磨”了接近8年时间 。
不过苹果也拥有“耗下去”的底气 。 2022年的首个交易日 , 苹果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 成为第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美股上市公司 。 而且目前苹果的现金储备已高达2500亿美元 , 是全球最有钱的公司 , 对于造车这件事来说 , 苹果比任何跨界玩家都有更大的资格入场 。
03兜兜转转还是富士康
在拥有技术和专利后 ,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车辆生产 。
如果苹果可以弯下身段向国内新势力车企取经 , 可以得到很多落地的途径 ,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代工 , 蔚来和初期的小鹏汽车都是采用代工的方式 , 也可以自行建厂 。 不过目前来看 , 苹果造车更倾向于前者 。
去年早些时候 , 苹果公司与现代公司讨论了合作计划 , 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否 。 按照官方的说法 , 现代起亚集团称“我们不希望沦为一家科技公司的代工厂” 。
事实上 , 现代起亚集团的顾虑 , 也是很多苹果潜在合作伙伴的担忧 。 在此之前 , 苹果曾和多家车企游说合作 , 既有宝马、保时捷这种传统豪华车企 , 也有丰田、大众以及日产等这些传统车企 。
无一例外 , 苹果选中的对象都是具有百年底蕴的传统巨头 , 眼光和起点高的同时 , 也意味着双方都会非常强势 , 很难达成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