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世界2030:超越想象力,创造未来方能预测未来( 二 )


如果每一次技术的更新换代都能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 我们相信技术的革命会更加顺畅无阻 。
3
“内生安全”融入每一项技术创新
对于技术创新 , 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创新的企业 , 依赖新兴技术越多 , 就一定会面对更多的安全隐患 。 而安全风险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 , 一个环节的偏移 , 就容易造成全局化的崩塌 。 如今 , 新的安全风险 , 正因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打开边界而滋生 。
所以 , 任何一项技术的未来 , 都不出意外的与安全这个两个字相融合 。 尤其是网络联接 , 与安全本就是协同创新的关系 。
《智能世界2030》当中预测 , 2030年全球连接数将达到2000亿 , 90%的企业将采用多云 , 并将进入尧字节数据时代 。 通信网络将下联万物、上联多云 , 承载了大量企业的关键数据 。 对通信网络的要求将不仅是安全 , 还要可信 。
智能世界2030:超越想象力,创造未来方能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因此华为提出了全场景安全可信框架 , 在内生安全、原生可信上开展关键技术创新 。 “我们预测 , 到2030年 , 100%新建的通信网络都将使用内生安全的网络技术 。 50%以上的新建网将使用融合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原生可信技术 。 ”盖刚说 。
有价值的是 , 内生安全 , 不仅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计算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 姜涛表示 , “未来 , 计算安全将成为一个系统的内生的能力 , 贯穿数据的全生命周期 。 我们预计在2026年 , 在数字身份领域 , 将会出现全球认可的共识算法、同态加密性能将会提升1000倍 。 另外 , 随着AI应用的普及 , AI计算的安全可信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 同时随着新的计算范式的出现 , 也需要构建新的安全体系与架构 , 安全将融入载网计算、多样性计算、对等计算等新的计算架构 。 ”
事实上 , 安全早就上升到整个数字化体系的最前端 , 是全局化的视角 , 从联接到计算 , 同时具备的内生安全特征 , 也代表了安全在2030智能世界当中超然的地位 。
4
低碳绿色要与创新两翼齐飞
谈到2030年这个时间点 , 就无法忽视这个年份是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的关键一年 。 因此 , 智能世界2030的愿景与低碳绿色 , 就必然存在紧密的关系 。
智能世界2030:超越想象力,创造未来方能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其实 , 过去很多年里 , 计算技术都站在了绿色的“对立面” 。 因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本身 , 就意味着巨大的能耗挑战 。 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数据中心的TCO当中 , 有60%是电费支出 。
计算产业的降碳绿色 , 就必须走向绿色集约化建设 。 例如东数西算工程 , 发布了全国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枢纽方案 , 统筹的部署八大枢纽、四大集群 , 其中就需要大量绿色能源技术赋能 。
同时 , 绿色低碳也是通信网络的六大关键特征之一 。 2030年通信网络流量将至少增长100倍 , 要实现能耗不增加或者少增加 , 靠单点技术的突破几乎不可能 。 这就需要从设备、站点、网络、运营这四个纬度系统性地提升网络能效 。
盖刚表示 , “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绿色创新技术 , 如设备级的共封装光学、站点级的形态重构 , 网络级的节能路由 , 以及运营级的AI自动休眠等等 , 通过理论创新 , 架构创新和软件算法创新 , 实现通信网络的百倍能效提升 。 ”
智能世界2030:超越想象力,创造未来方能预测未来】当然 , 遥望2030年 , 我们可能还需要面对黑天鹅等不确定性的挑战 , 但唯有技术创新 , 是在诸多不确定性当中 , 最为确定的因素 。 也是我们 , 通过创造未来 , 去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