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脉皇位断在哪一代 于谦为什么不阻止夺门之变


朱棣一脉皇位断在哪一代 于谦为什么不阻止夺门之变

文章插图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狱中留下这么一首千古绝唱,用诗词来证明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于谦死后,明朝再无如此良臣,朱祁镇千不该万不该诛杀于谦 。
景泰八年,朱祁镇自深宫复出登记,面对满朝文武,他表示如果愿意追随则既往不咎,但有一人他必杀之,此人便是明朝三朝元老于谦于少保!
可笑的是,夺门之变是在晚上发生,而在白天之时,于谦便已经跟其他朝廷重臣商量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做太子,当真是半天之差,造化弄人 。
于谦剧照
夺门之变始末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接到边境瓦剌入侵的军报,不顾朝廷反对,决定亲自携带大军出征镇压瓦剌,以此来证明自己并不比父亲朱瞻基以及太爷爷朱棣差劲 。
作为一个在军事上一无所知的皇帝,此次亲征毫无疑问走向大败,毫不客气地说,就是这次亲征,让朱棣爷孙三代的积累瞬间白费,大明朝如同案板上的鱼肉 。
军情似火,面对瓦剌的入侵,朝中多数大臣决定南迁,能日后羽翼丰满之时再出兵北伐,这时候于谦站了出来,他认为京师是天下之根本,如果拱手让之,则比天下大乱 。
随后于谦又推荐朱祁镇之弟朱祁钰代天子监国,此举得到皇太后同意,并命于谦作为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明朝的未来,就放在了于谦手上 。
临危受命并没有让于谦自乱阵脚,反而是将瓦剌节节打退,最终让瓦剌彻底放弃入侵京城的想法,此战于谦功不可没,但也正因为如此,于谦被朱祁镇最先记恨 。
朱祁镇在被瓦剌逮捕后并没有身亡,反而在经过京城保卫战后,瓦剌觉得他毫无作用,便将他放回大明,新老皇帝之前的冲突直接达到了顶点 。
朱祁钰迎见朱祁镇
朱祁镇自知理亏,纵然心中万般不愿,但还是表示皇帝有德者做之,自己这个落魄皇帝,就身居在深宫当中即可,新皇帝朱祁钰同意 。
朱祁镇在深宫之中一呆便是整整七年,这七年让他历经人间心酸,曾经作为皇帝的他被锁在宫殿之中,平时只有一个小口用来送饭或者其他,皇帝的尊严被狠狠踩在地上 。
朱祁钰虽说没有明着针对朱祁镇,但却擅自将太子换成自己儿子,这是摆明了不想让朱祁镇有复位的可能,看着皇帝是如此,负责看押朱祁镇的太监宫女们则是对朱祁镇百般欺压 。
为了能够生活下去,朱祁镇的皇后不得不做些女红拿去变卖,再继而讨好看守之人,这样的生活让朱祁镇尝遍了冷暖,也更加的恨于谦 。
大明是于谦守住得不假,但自己也是因为于谦而沦落于此,虽名为皇帝,但却还不如深宫之中的一条狗来的尊贵 。
造化弄人,朱祁钰的儿子英年早逝,且自身患上大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让朝中的有心之人发现了机会,这些人无一例外不是恨于谦,恨朱祁钰 。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白天,考虑到朱祁钰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并且膝下并无长子继承,于是于谦便召集大臣商议让朱祁镇之子朱见深做太子,此举得到其他官员的一致赞同 。
但因过程繁琐,在做出这个决定后天色已晚,于是众人决定第二天上朝之时诉说此事,但也正是这一晚上的时间,改变了太多人的结局 。
当晚,徐有贞、石亨等人集结兵卒,誓要救出朱祁镇,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护龙有功,后半生的生活基本上就不用愁了 。
整个过程异常顺利,在救出朱祁镇后,众人直接抬着轿子来到了平时上早朝的地方,待百官来临后,徐有贞大喊太上皇复辟,而皇位上的人也从之前的朱祁钰变成了朱祁镇 。
摸着龙椅那熟悉的手感,朱祁镇并未因为兴奋而大开杀戒,而是告知百官,所有人官复原职好好办事就行,他不追究责任,但有一人例外 。
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复辟有名,朱祁镇令人在这一天处死于谦,凡是所到之处,围观百姓无一不痛哭流涕,因为谁都明白,没有于谦,或许大明将不复存在,朱祁镇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于谦则必须要杀 。
站在京城外,于谦看着自己曾经守下的城池,内心未免五味杂陈,再联想到自己不久后就要命丧于此,实在是令人唏嘘 。
于谦有没有阻止政变的能力?毫无疑问,于谦当时官居兵部尚书,那是兵部的一把手,只要于谦提前知道这个消息,那必然是可以直接拿下,毕竟全城守军均归他调遣,而真相则是更令人难以接受 。
在兵变之前,于谦并非是一无所知,而是已经知道了大概,在此前已经有人向于谦汇报徐有贞等人鬼鬼祟祟明显是别有心思,但于谦并未有所理会 。
是于谦这次大意了吗?恰恰相反,有人评价,于少保一生最重兵事,京城之中爪牙四步,凡是危险都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
换句话说,如果于谦想,那么在徐有贞等人在有动机的时候,便可能直接被于谦押解入狱,但于谦却放任这样的结果发生 。
而这也正衬托出于谦的伟大,在明知自己必死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好像此事与自己无关,这份社稷之心,实在是令人敬佩 。
于谦为什么不阻止兵变?1、朱祁钰病重
在经过种种变故后,朱祁钰的精神以及身体都达到了一个极限,虽然并未对外公布,但京城上下都明白朱祁钰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归西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
如果朱祁钰身体健康,那么于谦断然是不会让徐有贞等人作妖,但事情就出在这,朱祁钰s身体不大好,如果真的突然驾崩,那么皇位该由谁来继承呢?
这个问题在其他朝代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那便是子承父业,但朱祁钰却没有儿子,甚至连个合适的继承人都没有 。
2、无合适继承人
当初朱祁镇为了表示自己亲征的决心,在出发之前便将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意思就是如果我战死在外,则由朱见深继承皇位,最起码不至于断种 。
而当朱祁镇被活捉后,朱见深年龄尚小,不足以安抚军心,于是便有了朱祁钰上台,在上台之前,朱祁钰还曾答应大臣,自己只是为了大明的天下,这个太子还是朱见深,自己并没有趁人之危 。
但事实呢,朱祁钰在皇位上做上瘾了,于是便强行废掉朱见深的太子,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是明显打算不准备归还了 。
巧的是,朱祁钰的儿子在太子这个位置上,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这个打击让朱祁钰有些难以接受,而这也是造成朱祁钰后期精神出现问题的原因 。
此时如果朱祁钰仓促而亡,那么大明的皇位之争就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以社稷为重的大臣,于谦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不然也不会在政变的前一天,推荐朱见深继续做太子 。
如果这时候于谦还坚持以朱祁钰为首,那便是弃大明江山于不顾,只能顺其自然,毕竟当时最有资格做皇帝的,只有朱祁镇和他的儿子朱见深 。
3、舍小家为大家
毫无疑问,于谦完全有能力制止这场政变,不仅可以让自己名声再上一层楼,更可以让自身安全得到保障,但于谦从始至终都未考虑过自身的安全 。
【朱棣一脉皇位断在哪一代 于谦为什么不阻止夺门之变】就如前面两条,此时政变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让朱祁镇顺利归位让大明朝延续下去,而代价则是于谦的性命,因为政变可以有,但于谦是必死的 。
在这样的抉择下,于谦直接选择前者,让出自己的性命,彻底为明朝奉献出自己这一生,所谓名臣气节,说的便是如此,舍小家为大家,谁又能做到这一步呢 。
值得一说的是于谦一生为公,从不中饱私囊,在除掉于谦后,下令搜查于谦家中的财产,在很多人眼中,于谦家中纵然没有家财万贯,但肯定是有所积累 。
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甚至前去搜查的士兵都自掏腰包将钱财交给于谦的妻子和孩子,因为于谦府中没有一点私藏,唯一的珍藏便是朱祁钰当时所赠的蟒袍和佩剑,一代大臣,家中家产仅此而已 。
这便是于谦,这便是受人敬仰的于少保 。
史书关于于谦的评价:
重名节,轻名利;
重成仁,轻杀身;
重社稷,轻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