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马斯克:不把玩笑当真,你就输了( 四 )


除了社交平台审查尺度的拿捏外 , 不少人也对马斯克本人投去了不信任的目光 。
去年 , 马斯克发过一条推文 , 狗狗币的英文名(Doge)倒着念是“Egod” 。 一名用户在评论区称赞马斯克为自己的神 , 还配了一张马斯克头像的手绘图 。
夸马斯克是神 , 也要注意用图 。
当晚 , 完美主义者马斯克就私信该名用户 , 要求对方删除“那坨屎” , 以后也别再拿铅笔 。 “手绘自由”是不存在的 , 至于“自由表达”的话 , 你听听就好 。
马斯克说自己“只是试着在推特上发布有趣的事情” 。 但在有些人看来 , 他的推文常徘徊于尴尬与疯狂的边缘 。
2018年泰国12名少年被困洞穴的时候 , 英国潜水员Vernon Unsworth在营救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 马斯克在推特上提议用迷你潜水艇来救援 , 但那名英国潜水员公开否决马的提议 , 认为那是公关噱头 , 不管用 。
马斯克以一系列“推文”反击 , 把对方称为“Pedo guy” 。 这词的原意是指恋童癖 , 但马斯克的辩护律师称这只是个蹩脚的玩笑话 。
相信不少人在小时候都被人喊过一些难听的花名 。 要是被班里“孩子王”喊开来 , 这个花名恐怕就要跟到毕业 。 到了社交媒体年代 , 面对拥有千万粉丝的意见领袖 , 语言暴力的威力恐怕会产生指数式增长 。
下一个“数字凯恩”
可能会出现吗?
除了强调“表达自由”外 , 马斯克还希望开放推特的算法 , 让用户明白什么机制决定他们的信息流 。
近年来 , 网络用户对算法之恶多有探讨 。 在算法的影响下 , 精准的推荐广告诱导更多的消费 , 用户一不小心就掉进“奶头乐”的陷阱里 。 有媒体指出 , 存在缺陷的算法设计可能引起“回音室效应” , 加重青少年的容貌焦虑和抑郁情况 。
推特前高管谈算法 。 /《监视资本主义》
为了提高算法的透明度 , 马斯克提议把推特算法的代码放上科技论坛Github , 让人们提出修改建议 , 就像更新Linux代码那样 。
恐怕 , 这又是一个“说来一时爽 , 执行火葬场”的提议 。 推特平台这样的体量下 , 每天的推文发布量是以数十亿来计算的 。 哪怕公司内部的工程师 , 也解释不清算法的具体推荐逻辑 。
美国算法领域专家Michael Ekstrand表示 , 公司以外的人想读懂算法 , 不仅要看见那些“神秘”的代码 , 还需要“掌握训练算法用的数据” , 例如点赞、转发和评论等等——不过 , 他强调 , 这可能会牵涉个人隐私问题 。
其实 , 算法究竟有多复杂 , 开发自动驾驶的特斯拉老板难道不清楚吗?正如有的专家建议 , 如果要提高平台透明度 , 可考虑让每一个用户自行定义信息流 , 既简单又直接 。
尽管如此 , 马斯克期待已久的 “编辑”按钮已在内测 , 虽然推特技术团队表示 , 这个功能早就在产品需求里 , 如有雷同 , 实属巧合 。 至于推动付费使用、鼓励狗狗币交易等其他改变 , 目前还没见落实 。
马斯克凭爱意将推特私有 , 这一举动看似浮夸 , 但在顶级富豪当中绝不罕见 , 比如19世纪的报业大亨赫斯特——电影《公民凯恩》就取材自这位大亨进击的创业历程 。
到21世纪 , 先有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 , 后有硅谷软件巨头Salesforce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收购《时代》杂志 。 从报纸到杂志再到社交媒体 , 富豪的收购轨迹串起了媒介的变革 。
《公民凯恩》剧照 。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 , 我们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 “后真相”一词始见于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 , 用来形容一种舆论生态 , 即“情感对舆论的影响力超过事实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