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房和杜指的是什么历史人物 房谋杜断是什么意思

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意思是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手下的宰相,因此两人的合作,经常是房玄龄谋划,杜如晦在房玄龄谋划的基础上进行决断 。

的房和杜指的是什么历史人物 房谋杜断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李世民手下的宰相,排在前两位的当属房玄龄和杜如晦 。在房玄龄和杜如晦之间,又有“房谋杜断”之说,意思是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因此两人的合作,经常是房玄龄谋划,杜如晦在房玄龄谋划的基础上进行决断 。
如此一来,“房谋杜断”对房玄龄的别样解释,似乎就是“好谋无断”,这使得房玄龄比较尴尬 。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看不起袁绍的原因之一就是“好谋无断”(虽然《三国志》中并没有对袁绍这样的评价),可见“好谋无断”是贬义 。
但其实房玄龄的“无断”和袁绍的“无断”有完全的不同 。
一、玄武门事变前的房玄龄:“深谋早断”房玄龄是山东临淄人,他的父亲是县令,他本人幼小聪明,“博览经史” 。
历史上的很多成大事之人,有一个几乎相同的特质,就是“博览经史”,因为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人性和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也才有应对的办法 。房玄龄也不例外 。
房玄龄未成年时,正值隋文帝当政,天下太平,国家实力日渐增长,人们都认为大隋朝会长治久安,国运长久,房玄龄却已经看出隋朝不会长久 。
正因为房玄龄非同一般的预见性,因此他一直在做着隋朝灭亡,新朝兴起的准备,这样的准备促使房玄龄做的事就是寻找明主 。
公元617年9月,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大军兵发长安 。当李世民带大军进驻距离长安不远的渭北时,时任山西吕梁柳林县尉的房玄龄赶到李世民军帐投靠 。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将房玄龄引为谋主 。
这一年房玄龄38岁,李世民不到20岁 。
未成年时,房玄龄就看出隋朝不长久,因此他在隋朝的做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期间没有任何值得书写的政绩,直到38岁跟了李世民后,房玄龄的表现就截然不同 。
房玄龄跟了李世民之后就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李世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征伐未尝不从”,每次打了胜仗,将士们都抢着要金银财宝 。房玄龄却是抢人才,只要看见勇略可用的将领,就和他们深交,并秘密沟通串联,告诉他们李世民才是他们效忠的主人,要他们对李世民树立起必死的忠诚 。
公元621年,李世民攻克洛阳灭了王世充 。当时在王世充吏部任职的杜淹,是杜如晦的叔父,他准备投太子李建成麾下,结果被房玄龄拦住,将他带进了李世民麾下任兵曹参军 。
从道理上讲,李世民不是太子,他最多是个王爷,房玄龄用不着这么用力 。房玄龄如此用力,可见他早就有了推动李世民做皇帝的准备,房玄龄不是“无断”,非但不是“无断”,而是“早断”,乃是“深谋早断” 。
还是公元621年,李世民秦王府的人多被调离京城到外面做官,这使得李世民非常忧虑 。房玄龄说:“如果大王就做个秦王,这些走就走了,也无关紧要,可是如果大王要经营天下,杜如晦就不能走,他必须留下 。”
此时距离玄武门事变还有5年,房玄龄已经在为李世民夺位做准备,可见他的“早断”非普通人所能及 。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到太子李建成家喝酒后,回来大口吐血 。秦王府的人个个着急,却都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
这时,房玄龄挺声而出,发出了石破天惊的雷霆之声 。
房玄龄先对长孙无忌说:“我们和太子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存亡之机,就在今日,不若劝王行周公之事 。”长孙无忌赞许点头:“我也想到了,就是不敢说,既然你说到这里了,我们一同去和秦王说 。”长孙无忌先进去见了李世民,之后再出来招呼房玄龄进去 。
房玄龄来到李世民的床前开门见山地说:“大王功盖天地,就应该继承大业,今日遇到的危险,就是上天的提示,大王不要再犹豫了,干吧 。”
【的房和杜指的是什么历史人物 房谋杜断是什么意思】第三天,改变大唐乃至中华历史的玄武门事件发生了 。
李世民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杀太子李建成,之后自己做了皇太子 。2个月后,李世民又登基成了大唐第二任皇帝,开始了他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自汉朝以来又一个盛世的贞观之治 。
李世民得以发动玄武门事件,从其根本上说,决断和推动者就是房玄龄 。
二、贞观时期的房玄龄:“深谋不断”李世民登基后,房玄龄进爵邢国公,后担任太子詹事,又担任尚书左仆射,封魏国公,监修《晋书》,成为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宰相之一 。
可是,此时的房玄龄,就成了“多谋而无断”,他似乎只负责“谋”,而“断”则需要右仆射杜如晦来做 。
李世民即位前,房玄龄主动寻访人才并刻意拉拢至李世民麾下,可是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却再没有向李世民推荐过人才 。
为此李世民很不满意,他郑重地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你们身为宰相,职责就是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整天为琐碎事务纠缠,哪里有精力为我找人才?”李世民专门给辅佐两位宰相的官员们打招呼,有大事才找二位宰相,小事就不用找了 。
可是,虽然李世民有此一说,房玄龄还是把精力用在处理政务上,在推荐人才方面几乎没有建树,远远不如杜如晦 。
也就是在贞观初期,李世民发现每次和房玄龄谈事,房玄龄必说:“这个事情只能由杜如晦决断”,而杜如晦最后又总是用房玄龄的策略,于是就有了“房谋杜断” 。可是,英明的李世民并不认为这是对房玄龄的褒奖 。
因为在李世民心里,房玄龄不是这样的人 。
渐渐地,房玄龄的为政也让李世民不满意 。
公元629年4月,李世民在群臣面前公开批评宰相的工作,他非常生气地说:“你们中书、门下、机要之司,应该负起责任来,做得好的要表扬,做得差的要惩罚,不能做老好人,我在你们的报告中看不到谁干得好谁干得差,如果这样,我们还要人才做什么?”
房玄龄唯有叩首道歉 。
魏王李泰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 。可是,李世民听说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们大多看不起李泰,他非常愤怒,对三品以上官员做了一通批评,他愤怒地说道:“隋文帝时期,他的几个儿子对一品以下的官员可以随便欺负,我虽然不会纵容儿子,但是也不能让大家看不起我的儿子 。”
房玄龄的表现是“惶惧流汗拜谢” 。唯有魏征正色道:“群臣没有一人敢轻视魏王,三品的都是朝廷公卿,也都是陛下应该按礼尊重的 。
而且魏王也不会像隋文帝的几个儿子一样对大臣们无理 。”魏征一席话将李世民的怒火浇灭:“听了魏征的话,才知道自己理屈 。”
如此的房玄龄,除了“谋”,确实无“断” 。
公元641年12月,房玄龄和高士廉两人在路上遇到了负责后勤的窦德素,三人一番寒暄后,随便问了一下皇宫北门动工修缮的事 。
窦德素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大怒,责骂房玄龄说:“你身为宰相,应该关注军国政事,北门修缮这样的小事,与你有何相干?”
房玄龄又是一阵道歉,还是魏征挺身而出指责李世民:“我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责怪房玄龄,房玄龄又道的什么谦?
房玄龄身为宰相,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知道,对应该做的事,房玄龄应该帮助陛下完成,对不该做的事,他就应该制止陛下去做,他问北门修缮的事,问得理所当然,我不知陛下责骂他什么过错,他又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而道歉?”
魏征一席话说的李世民羞愧不已 。对房玄龄来说,正确的事都无法坚持,当然就更无法做到“断” 。
但是,自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就一直“好谋无断”的房玄龄,在临终时却“断”了一次 。
公元648年6月,房玄龄病重,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对自己的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平安无事,可是皇帝一心要东征,大臣们都不敢进谏,我如果不进谏,死了都脱不了责任 。”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房玄龄终于对李世民做了抗表进谏,要求李世民立刻停止征伐辽东 。
由此看来,平日的房玄龄,不是“无断”,而是“不断” 。
三、房玄龄的“不断”之因房玄龄的能“断”而“不断”,个中原因,和李世民的疑心有关 。
玄武门事变让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其实玄武门事件并非光彩之事,这个事件在李世民心里是一个隐痛,也是他的疑心之源 。
玄武门事件后,“论功行赏,以(房)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 。
这五大功臣中的四位,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就死了;侯君集两度担任宰相,在贞观十七年因参与太子承乾谋逆案被诛杀;
尉迟敬德在贞观十三年时,突然被李世民质问谋反,逼得尉迟敬德脱下身上衣裳让李世民看身上的伤疤,被李世民放过后,不得不学道家修仙避祸;
长孙无忌由于是李世民的大舅哥,还要辅佐太子,因此比较特殊,但是长孙无忌如此特殊的地位,在李世民面前也不敢提任何不同意见,只一味顺从 。
玄武门事件的五人中,房玄龄算是第一谋划和推动者,他本人又高居宰相之位,儿子房遗爱娶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女儿嫁给了李世民的弟弟韩王李元嘉 。
房玄龄对自己家门的极盛状况感到不安,他“深畏满盈”,以道家观点,“盈”之后则“亏”,因此,为了避祸,房玄龄早就不想做宰相,他几次要求解除职务,都被李世民拒绝 。
房玄龄的表现,李世民看得很清楚 。公元638年3月,李世民为庆祝孙子的生日,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在东宫摆生日宴,李世民在宴会上说:“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 。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征之功也 。”并赐给房玄龄和魏征两人以佩刀 。
李世民的意思是贞观以前房玄龄的功劳第一,贞观以后的功劳就要归魏征 。
其实,魏征和房玄龄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
魏征不是玄武门事件的参与者,相反他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因此他和玄武门事件的五大臣分属两个世界 。而且魏征本人在朝中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也就不存在功高震主,受到猜疑的可能,自然可以畅所欲言 。
因此,房玄龄并非“好谋无断”,而是“不断”,原因就是为了避祸 。正如长孙皇后生前对房玄龄的评价:“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可见他的战战兢兢 。
虽然如此,房玄龄“明达政事,用法宽平,不以自己之长度人之短 。”仍然不失为一位千古良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