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这种职场误区的根源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都是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当下,更何况徒弟在进步,师父也在进步 。换而言之,哪怕就是师父不教,徒弟在进步,所谓的师父也早晚被“饿死” 。

形成这种职场误区的根源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职场上,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成年人最大的误区!
经常能听到有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于是在教“徒弟”的时候总是有所保留 。
职场上前辈不愿意教,领导也没空指教,只能靠自己摸索,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师父不教,徒弟就学不会了吗?还是说,师父教了,徒弟一定就愿意学,或者说一定能学会?
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成年人最大的误区 。
形成这种误区的根源此消彼长是职场的常态,职场资源有限,职位数量就那么多 。资源你多了我就少了,职位你获得了,就没我的份了 。
似乎把“徒弟”教会了,师父就要没饭吃了 。因为徒弟薪水低,能做的事情与师父相同,师父就会感觉到危机,因为替代自己的成本降低了 。
生活不易,为什么要因教会徒弟,而让自己陷入被动呢?与其这样,还不如有所保留,替代自己的成本提高,以显示自己的不可或缺 。
有这样的想法太正常了,可惜这个所谓的正常想法,却让人陷入了极大的误区,因为这是消极的应对方式,更无法避免自己被替代的结局 。
动态的思维看待“教徒弟”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徒弟”不会不等于未来不会,“师父”不教不等于“徒弟”就没有其他方式学到 。
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都是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当下,更何况徒弟在进步,师父也在进步 。换而言之,哪怕就是师父不教,徒弟在进步,所谓的师父也早晚被“饿死” 。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师父就是秉持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观念,但他不教,我就查资料,有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其他前辈,最终师父藏着掖着的东西,也都学会了 。
事实上,除了极个别的岗位,大多数工作其实都是触类旁通的,没有什么秘密,只是大家获取的渠道不同而已 。
【形成这种职场误区的根源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什么意思】动态地看待“教徒弟”,只要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教徒弟又何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感觉不是更好吗?
更何况教徒弟,并是抢自己的饭碗,而是让自己多了助手,可以更专注地提升自己,而不是自己累成狗,徒弟还心存怨念 。
“广结善缘”是在夯实根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各方面的,天赋、背景、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 。
“事在人为”、“因人成事”都在强调了做事的是人,存在差距是常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却可以使关系更为牢固 。
虽说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但没有感情的纽带,凭什么与你交换?因为能交换的人太多,却不是每个人都与自己有交换的必要 。
况且混迹职场,根基十分重要,如果职场中,到处都是自己的徒弟,根基必定更加扎实 。
“广结善缘”从诚心带徒弟开始,人与人之间相互成就,才会走得更远,就像团队合作,彼此相互成就,一定能做更大的事情 。师徒之间相互成就,必然也能形成合力,螺旋上升 。
“徒弟”会督促“师父”的成长“带徒弟”的说法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逐渐变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所谓的职场前辈所具备的东西,新人没有,而新人所具备的东西,前辈也有缺失 。
“教徒弟”没有两把刷子还真教不了,所以教徒弟首先要自己足够优秀 。徒弟的经验早晚会积累,逐渐的师父就失去了优势 。
所以,带徒弟更为重要的是督促师父自身的进步,如果说徒弟是一张白纸,可以勾勒出新的篇章,那么师父就是要在原先的基础更加精致,在所属领域中深耕细作 。
徒弟是在勾勒框架,而师父则需要在不断地进步中让自己成为领域里的专家 。师徒之间进步的方向不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早已不存在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现象 。
如果师父停留在原地,哪怕不是被徒弟替代,也会被时代淘汰 。所以,徒弟反而会督促师父在不断地成长,这样才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
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任何问题的出现,根源永远出现在内部 。淘汰师父的从来不是徒弟,而是自身的停滞不前,被时代所抛弃 。
写在最后“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况,随着时代发展的快速变迁,教徒弟不会饿死师父反而会促进师父的不断进步 。别以为不教,徒弟就学不会,更别以为是徒弟替代了自己 。导致被替代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停下了前行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