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隐私敏感与否,还是要看隐私是否重要,泄露对我们是否有影响

大数据|隐私敏感与否,还是要看隐私是否重要,泄露对我们是否有影响

文章图片

大数据|隐私敏感与否,还是要看隐私是否重要,泄露对我们是否有影响

文章图片


对隐私敏感不敏感 , 其实是关于优先权的问题 。 简单来说 , 就是当你面临抉择而必须放弃生活中的某些选项时 , 会被你优先放弃的是什么?或者反过来说 , 你誓死捍卫的又是什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 , 显然不太可能放弃收入、房产等最核心的、有巨大价值的事物 , 但有些人可以选择放弃便利的交通——如果房子便宜点 , 住到六环也不是不可以;有些人可以放弃一种生活的余裕——全年加班无休 , 但是能多赚钱 。

相比这些 , 隐私确实算不上什么特别敏感的东西 。
尽管大家谈起大数据之恶都头头是道 , 却依然在用要验证手机号的云盘、要同意各种注册协议的App 。
朋友们真的会誓死捍卫那些购物记录、网页搜索记录和打车记录里的隐私吗?
事实上并不会 , 朋友们只会说“因为没得选” , 朋友们都是“被自愿”的——如果不去提供那些个人信息 , 很多服务和资源就用不了 , 那实在太不方便了 。
所以这么看来 , 其实互联网大佬说的“用隐私交换便捷”并没有错啊 。 朋友们真的没得选吗?当然有 , 但朋友们不愿意去牺牲那些被绑架了的便利 。
人们会誓死捍卫的事物里包括隐私吗?朋友觉得不会 。 真正特别在乎隐私的人一定会跟大数据的算法说不 。

“只要朋友一打开脸书 , 就看到各种广告有意无意地出现 。 ”
这种毫无安全感的状态会让一些人心惊胆战 , 但另一些人则觉得 , 这不过就是算法嘛 , 是数字化生存环境下的常态 , 没有什么大不了 。
所以 , 其实重点是 , 朋友们究竟怎样去理解隐私这件事?朋友们为自己设定的“他人与朋友”“公领域与私领域”的边界又在哪里?
这实际上跟科技、数据乃至生活便利关系都不大 , 而是来源于人们内心根深蒂固的观念 。
比如一个习惯于去检查伴侣手机的人 , 不会认为这是在侵犯对方的隐私 , 反而认为无条件的信任本该如此 。
再比如做不到去为孩子保留隐私空间的父母 , 不会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也是独立个体 , 应该拥有自己的隐私 , 而是觉得朋友这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

十多年前 , 有作家就写过 , 这么多家长把两三个月大的小孩光屁股的照片发到微博上 , 有没有想过孩子长大后可能并不喜欢自己这些照片一辈子跟着自己 。 特别是当这些模糊了隐私边界的平台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时 , 隐私也变成某种展览 , 大家都习惯于摊开自己的隐私 , 同时窥视别人的隐私 。
与此同时 , 在法律与道德层面 , 民众却很茫然 , 因为并没有足够的规范和指引 , 去限制技术对隐私无限度的入侵 。
就拿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数据该归谁所有这件事来说 , 本身就是极为庞大而艰巨的议题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就有一个判决叫“信息自决权” 。
这当然源于欧洲对“个人权利”悠久的讨论与重视 , 当“个人被保护免受个人数据的无限收集、储存、使用和传递时” , 也就因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客观现实 , 把“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的信息资料”纳入保护范围 。 大数据最后用来做什么 , 其实还是由人决定的 。
而如果一个社会中 , 人们普遍认为隐私是关乎最基本的价值与尊严的事物 , 那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捍卫它 , 为“私领域”设下防线甚至提案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