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手畏脚孩子背后产生的原因 畏手畏脚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畏手畏脚”呢?这个词的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畏手畏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喜欢依赖父母,不能接受一点点带有挑战性的事物,家长鼓励都没用,让父母一筹莫展 。

畏手畏脚孩子背后产生的原因 畏手畏脚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畏手畏脚孩子背后产生的原因 畏手畏脚是什么意思】“畏手畏脚”的孩子,背后一般都有“过度保护”的父母 。
多数家长都因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但是还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孩子“太乖”而犯愁 。看到有位家长这么形容自己的孩子:“孩子很乖,但是干什么都畏手畏脚,性格脆弱、娇气 。”
什么是“畏手畏脚”呢?这个词的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
无论是在小区广场或者游乐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孩子的身影,他们经常游离在游乐设施的边缘,眼巴巴的看着人家玩 。
其他同龄的孩子,高高兴兴地玩跷跷板、滑滑梯,他们看起来想玩、又不敢玩的样子 。
“畏手畏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喜欢依赖父母,不能接受一点点带有挑战性的事物,家长鼓励都没用,让父母一筹莫展 。
“畏手畏脚”的孩子和“过度保护”的父母
“畏手畏脚”的孩子,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他们为什么那么放不开?他们为什么不能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尽情地玩耍,为什么不能面对失败?
其实,这和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初为父母的人们,很容易对孩子“过度保护”,为了100%的安全,会对孩子过度限制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行为模式,面对任何事物都变得“畏手畏脚” 。
很多二胎家庭,老二往往比老大胆子大,更活泼好动,更具有探索精神,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父母教养方式不同造成的 。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头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当猪养”的二宝,性格方面反而问题还没那么多 。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跟妈妈去超市,准备离开时,孩子在前面想开门,妈妈见状忙说:“别动,小心夹到你的手,让妈妈来给你开门!”
从此,孩子变“乖”了,不去主动开门了,因为妈妈告诉他“门会夹手” 。
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育儿场景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在孩子第一次主动要洗碗,主动想自己下楼梯,主动想干什么的时候,家长因为担心发生危险,而制止孩子去尝试 。
这本身看起来是为孩子好,把孩子保护得很好,但是如果总是事无巨细的这样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去尝试一些本可以力所能及的事物,不让孩子迈出第一步,孩子永远长不大 。
所以,“畏手畏脚”的孩子,背后一般都有“过度保护”的父母!
如果孩子一直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成长,父母总为孩子预知一切危险,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形成面对事物胆子小、顾虑多的性格 。
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害怕门夹手而不敢开门,害怕玩跷跷板危险而不敢玩,害怕骑单车摔跤而不敢学……
起初这些害怕都是从家长频频对孩子说“不可以”而造成的,慢慢地孩子自己都形成了固性思维,自发的害怕一切未知的、没有尝试过的事物 。
长大后,孩子养成了这种性格,影响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举止 。
比如:即使拿了驾照也不敢开车,因为他会提前预想很多危险,日常生活中的本本族,很多时候都是小时候养成的“畏手畏脚”性格,这无疑限制了自己本该有的能力发挥 。
建议:
父母不要总对孩子说“不”,却很少鼓励孩子去尝试,为了100%的安全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只会养成一个做事“畏手畏脚”的孩子 。
我们作为家长,除了尽可能保护孩子安全以外,也要给孩子一定的尝试机会,也要让孩子体验一下失败的滋味 。
这样孩子以后才能敢于面对新鲜事物,更有创造力,敢于面对失败,具有更好的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