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陌生人社交: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三 )


微信自岿然不动
大厂们虽然在社交上动作频频 , 但陌生人社交这条赛道 , 一直也没有跑出另一个“微信” 。 面对大厂的重重加码 , 微信仍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 颇有“敌军围困万千重 , 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 。 显然与微信相比 , 陌生人社交这条赛道上的头部玩家也只能是差强人意 。
首先 , 陌生人社交受众范围要比熟人社交的小 。 如今人们虽然仍有与陌生人社交的需求 , 但这个需求并不是持续存在的 , 而且陌生人社交平台上用户关系链比较弱 , 大多数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更加注重保护隐私 , 不愿意将熟人关系导入 。 所以 , 相较于“刚需”的熟人社交 , 没有稳定需求频次的陌生人社交的交友功能和效率都会比较低 。
其次 , 陌生人社交的用户粘性没有熟人社交的高 。 相较于熟人社交而言 , 陌生人社交场景有一定的特殊性 , 比如用户之间比较难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链 。 而用户一旦通过陌生人社交平台建立了连接 , 并形成了有效互动 , 进而发展成熟人关系 , 那么陌生人社交平台的用户就会慢慢流失 , 开始转向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平台 , 陌生人社交相当于是为熟人社交做了嫁衣 。
最后 , 与依靠腾讯的微信不同 , 作为独立个体的陌生人社交 , 很难维持长期发展 。 对于拥有着多重业务的大厂而言 , 发力社交是为了与自身诸多业务进行协同 , 进一步提升整个大厂的护城河 , 微信之于腾讯就是如此 。 而像陌陌这样独立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在历经十余年摸索之后 , 仍没能找到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 因此对新来的玩家来说其能否持续发展 , 仍会是业内玩家的最大挑战 。
其实 , 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核心应该是从相识到熟悉 , 然而国内的陌生人社交产品自诞生起就一直处在“泛社交”状态 , 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深度社交” 。 也就是说 , 这些产品只是让用户“更多地认识人”而没有“深入地了解人” , 这也就意味着 , 国内的陌生人社交产品除了打发时间 , 并没有帮用户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 。
虽然陌生人社交是块“硬骨头” , 但也同样是个“香饽饽” , 所以尽管这块骨头很难啃 , 还是有许多玩家趋之若鹜 。 因此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自主创业公司 , 都在为能做出一个主打陌生人社交的“微信”而努力着 。 只是要想从群雄逐鹿的陌生人社交赛道“出圈” , 还要看诸位玩家能否继续在获取用户、保持高增长和减少老用户流失中维持平衡 ,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完成陌生人到熟人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