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斯凡德罗和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米斯凡德罗和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文章插图
密斯凡德罗简介:密斯凡德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简介密斯凡德罗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密斯凡德罗简介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国建筑师,(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理念一、少就是多“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你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品味出来 。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空白之中 。
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当然没有东方人悠闲与怡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 。是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Less is more",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
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
与此相类的还有1954-1958年建于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这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楼无疑是纽约最精致的建筑之一,这种精致不是来自楼里楼外充斥的雕花线脚,而是来自其精巧的结构构件,茶色玻璃和内部简约的空间 。
在二十世纪以前,建筑形式在受到结构限制的同时也受到当时的建筑拥有者的思想限制 。在西方建筑的各种形式中,繁多的装饰件,庞大的结构体是其统一象征 。
只有当新的结构技术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时,建筑才会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二十世纪是钢的世纪,电的世纪,当钢铁和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之前,一批思想先进的建筑师走在了运动的前列 。
无疑,密斯正是这样一位先行者 。“少就是多”就是居于这样一种环境而产生的 。在密斯的建筑中包括从室内装饰到家具,都要精简到不能再改动的地步 。
我们无从得知密斯是在怎么样的灵光一现之下找到了这句现代建筑史上最为经典的名言,总之,现在它影响我们这个世界已经七十年了 。
二、流通空间在二十世纪初这应该是个很前卫的名词 。我相信在密斯做了巴塞罗那的德国馆后欧洲建筑界的震动是多么巨大 。
的确,对于那些从学院里走出来的建筑师,对于那些多多少少受到各种西方古建筑流派对建筑学的定义和限制的建筑师来说,这种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 。
有趣的是,在西方,这是种全新的东西,而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古代的知名或不知名的文人和园林工匠已经知道并精通了流动空间 。
与二十世纪其他三位建筑大师中的赖特不同的是,密斯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显露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向往 。但“流通空间”概念和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惊人的共通性 。
只不过,诚如我前面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解,他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造园艺术全然不同,其差异性甚至使一般人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原因就在于: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 。
而中国园林的流通空间是有意营造的随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动的,其目的是观赏性 。抛开它们的表象,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人为营造的这些空间中,二者都成功了 。
在稍后于德国馆的吐根哈特住宅中,密斯再次成功的应用了“流通空间”思想,住宅底层的起居部分是建筑的精华 。
在开敞的大空间中,客厅与书房以精美的条纹玛瑙石板墙分隔,餐室部分以乌檀木作成弧形墙,于是,书房、客厅、餐室、门厅作为起居的四个部分被划分为互相联系的空间 。
内部流通的空间同时又被玻璃幕墙引向花园,室内向室外延伸,室外向室内渗透,“流通空间”再次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 。
三、全面空间或称为“通用空间”、“一统空间”是密斯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 。我认为这是从“流通空间”中发展而来的 。在“流通空间”中,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贯通的小空间,当我们把其中的隔墙移走,留下来的将是一大片空间整体 。
在这片空间中,我们可以随意布置,将其改造成任何我们想要的形式 。这就是“全面空间”了,我无从推断出密斯是否也像我这样从“流通空间”得到“全面空间”,但也许我可以试着寻找大师的足迹 。
与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不同的是,密斯认为人的需求是会变化的,今天他要这样,明天他又会要那样,而建筑形式可以不变,套句中国古话,就叫“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空间,人们可以在其内部随意改造,那需求就能得到满足了 。
1950-1956年密斯在伊里诺理工学院的克朗楼中非常清晰的表达了他的这种想法,在120m*220m的长方形基地上、克朗楼的上层是可供400人同时使用的大空间,包括绘图室,图书室,展览室和办公室等空间,不同部分用一人多高的木隔板来分隔 。
克朗楼正像起名字——crown(皇冠)——一样,精致典型但很不实用,据说很少有人愿意在其通透的大玻璃墙内学习和工作 。从这点说,克朗楼是失败了,但其体现的“全面空间”思想,却是二十世纪建筑界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 。
密斯凡德罗作品有哪些?一、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校园规划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成就为他在20世纪建筑史中博得一席之地 。对材料富于经验的理解,独创性的空间设计,将建筑融于环境的才能,所有的这些都通过照片传媒的手法触及我们的感官 。
因此这本书的介绍主要基于作者的照片材料——其中一部分从未发表过 。它一方面追溯了创造这些卓越的建筑的年代,另一方面,也追溯了这些建筑时至今日的持续发展 。
这个文献描述了密斯最初接触建筑的热情,并介绍了他逐步接近建筑本质,并融会贯通的经过,反映了他与建筑之间交流的默契 。在这个专论中挑选的众多例证,全面地反映了密斯的建筑 。
它也是一本定位于实践的手册,用来帮助那些探求正确的建筑与规划方法的建筑师 。它所表达的建筑的愿望与教益的力量在今天仍是很有裨益的 。
因此这套关于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卓越建筑的导读系列丛书涉及他最重要的单体建筑 。总地来说,这套展现细节的丛书的基础,即是严肃与翔实的接触密斯迷人的全部作品 。
二、范斯沃斯住宅
范斯沃斯住宅是密斯1945年为美国单身女医师范斯沃斯设计的一栋住宅,1950年落成 。住宅坐落在帕拉诺南部的福克斯河右岸,房子四周是一片平坦的牧野,夹杂着丛生茂密的树林 。
与其他住宅建筑不同的是,范斯沃斯住宅以大片的玻璃取代了阻隔视线的墙面,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三、西格拉姆大厦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共38层,高158米,总投资450万美元,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
大厦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密斯·凡·德·罗一贯的主张,那就是基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 。
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 。
四、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所建,美术馆本身是一件钢与玻璃的雕塑,里面的陈列品有从印象派到德国表现主义、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 。
乃至亨利·摩尔等人的大型雕塑 。在它的对面,柏林爱乐音乐厅金黄色的墙面和曲折和造型有如乐海中的扬起的风帆 。
五、图根哈特别墅建筑师密斯·范·德·罗厄设计的布尔诺图根德哈特别墅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建筑 “近代运动”中具有国际风格的优秀建筑范例 。
图根德哈特别墅的房屋建筑作为密斯·范·德·罗厄的代表作品对新的建筑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米斯凡德罗和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