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独家 | 弘毅投资邱谆:“虚假的”虚拟人,我是不会投的( 二 )


其实 , 微软也面临类似的处境 , 但比Facebook要好很多 , 毕竟微软的业务基础更扎实 。 但由于游戏业务还没有成为微软的Next big thing , HoloLens此前也面临项目暂停、濒临解散的风险 。 因此 , 在Facebook改名Meta后 , 微软正式宣布进军“企业元宇宙” 。
在国内 , 元宇宙概念诞生一年前 , 腾讯就曾提出全真互联网 。 实际上 , 腾讯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 想让全真互联网成为其Next big thing 。 尽管全真互联网在业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 但由于腾讯自身的能量和决心还是要弱于国外巨头 , 并未掀起一股浪潮 。 直到Facebook抛出元宇宙概念 , 腾讯才自然而然地转换到了元宇宙这列快车上 , 并指出元宇宙就是全真互联网 。
因此 , 如果是在产业界足够久的人 , 就会对元宇宙概念非常熟悉 。 巨头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 Meta的出现也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为自己转型所做的PR事件 。
虽然Facebook借助这一波炒作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市值 , 但实际上并未完全奏效 , 其活跃度、在线时长正在被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逐渐赶超 , 押注的新业务也还没跑出来 , 并且传出解散AR和VR操作系统开发团队的消息 。
但Facebook改名Meta的意义在于 , 成功的将元宇宙概念炒热了 , 这让整个业界开始思考互联网的Next big thing到底是什么 。 在这个选择上 , 百度的Next big thing是人工智能 ,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显然元宇宙的想象空间会更大 。
创业邦:您是如何理解元宇宙的?哪些赛道的公司可以被称之为元宇宙公司?
邱谆:元宇宙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 。 从狭义上来看 , 元宇宙主要包括三条赛道:
第一是XR 。 Facebook之所以能够提出元宇宙 , 是与其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 。 例如 , Oculus Quest 2的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台 , 这也代表着Meta已经形成了一定用户群基础 。
第二是区块链 , 包括与之相关的Web3和NFT技术 。
第三是游戏 。 2003年的《第二人生》被视为早期元宇宙的代表 , 当时还处在PC互联网时代 , 在虚拟世界中 , 人们可以买卖房产 , 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经济系统 。 后来 , 《Roblox》、《堡垒之夜》、《我的世界》等游戏陆续出现 , 这其中的沉浸感、独立的经济系统都非常符合元宇宙的理念 。 这也是之所以Facebook发力游戏、微软以高达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真正原因 。
这三个领域的公司很容易被贴上元宇宙的标签 , 也符合大家对于元宇宙公司的期盼 。
相对于狭义元宇宙 , 广义元宇宙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的、真实的宇宙之外 , 还有一个与之平行的、虚拟的世界 , 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超越物理的空间和时间 。
如果说现有的世界是由原子和各种材料组成 , 那么广义上的元宇宙就是一个以代码和程序形式运行的软件 , 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 。 例如 , 微信、QQ都是数字化的沟通工具 , 从这个角度理解 , 它们也是元宇宙的概念 。
实际上 , 在数字化技术诞生之前 , 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替代现有世界 , 其中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就是机器 。 机器可以理解为是人类的延展 。 当机器延展充斥到极限的时候 , 整个世界就变成一个巨大的机器(准确说是机器人 , 简单理解就是一台计算机) , 最终就会形成元宇宙的世界 。
人类原有的感知通过眼耳口鼻来实现 , 但现在甚至连思考也完全可以用机器人(计算机)的方式模拟出来 , 整个世界将会被这个巨大的机器人所接管 。 在这个巨大的机器人中 , 包括动力、感知和计算三部分 , 对应到人体就是“肌肉”、“感官”和“大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