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悲剧 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媒介是语言 , 各种悦耳之音分布在剧的各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 , 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并凭借激发怜悯与恐惧来净化情感 。

我们为什么需要悲剧 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的定义

文章插图
亚里士多德《诗学》:我们为什么需要悲剧?
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 , 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 , 
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 , 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 。
——《俄狄浦斯王》
西方的悲剧有着悠久的历史 。
与我们日常理解的“悲剧”“喜剧”不同 , 古希腊的悲剧是一种演出形式 , 最早起源于“酒神颂” , 古希腊人每年秋天都要在酒神祭祀上进行歌舞表演 , 祭祀者组成合唱队 , 唱诵酒神传说 。
后来增加了演员 , 与合唱队问答 , 演出内容也扩大到了其他神祇故事 。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对这个形式进行了变革 , 增加了演员数量 , 减少了抒情和叙事部分 , 开始塑造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 。
写了《安提戈涅》(备受黑格尔称赞)和《俄狄浦斯王》的索福克勒斯进一步扩展了这个形式 , 让合唱队也参与了戏剧冲突 , 由此悲剧的形式臻于完善 。
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进行了总结 , 形成了最早的悲剧理论 , 在《诗学》中 , 亚里士多德探讨了悲剧和史诗 , 对后来的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01
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 。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媒介是语言 , 各种悦耳之音分布在剧的各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 , 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并凭借激发怜悯与恐惧来净化情感 。
这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悲剧定义 , 按照这个定义 , 悲剧要有完整的情节 , 片段类的小品不是悲剧;要有音乐和语言 , 只有音乐 , 比如交响乐 , 也不是悲剧;要用行动表达人物 , 只有叙述、旁白的剧也不算 。
悲剧有几个要素 , 情节、人物、思想、对话、音乐、场景 。
在这些要素里 , 最重要的是情节 。
悲剧是对人物行动的模仿 , 目的不是模仿人物品质和性格 , 在于组织情节 , 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
要表现行动 , 就要有完整的情节 。
所谓“完整” , 指事物之有头 , 有身 , 有尾 。
情节必须排除偶然的 , 不合理的东西 , 才能表现事物发展的必然 。
今天国产影视作品的情节一向是短板 , 不少作品演员演技过关 , 服化道精致 , 造景什么的都不错 , 但就是败在情节上 。
导演不会讲故事 , 导致作品像PPT , 就算每一帧截图都美如画 , 也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 。
02
通过完整的情节模仿人物的行动 , 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引起怜悯、恐惧 , 净化情感 。
“净化”是个很有争议的说法 , 对这个古希腊词汇如何翻译众说纷纭 , 有人提出“宣泄” , 也有人认为是“陶冶” 。
朱光潜在认为 , “净化”的含义是一种无害的快感 。
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 , 就是悲剧引起的情感 , 仿佛让人得到了一次治疗 。有些人在宗教场合 , 例如听到佛歌或者唱诗班的歌 , 好像经受了一次洗礼 , 那种特殊的精神体验 , 就类似“净化”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悲剧的快感不应是偶然的 , 是一种复合的快感 , 夹杂着痛感 , 但最终是无害的 。这有点像今天我们看恐怖片的感觉 , 影片中的恐怖虽然引起人们惊惧 , 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害的 , 最终人们得到的是一种“爽”感 。
这种净化对情节有着很高的要求 , 亚里士多德反对机械降神来解决戏剧冲突 , 这样做既情节缺乏自然性 , 也无法让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 。
直到今天很多编剧依然采用机械降神的方式 , 在编不下去的时候就制造出一个事故或者一个坏人来加剧冲突 。
03
在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完美悲剧范本的《俄狄浦斯王》中 , 俄狄浦斯王的生父得知其子长大后杀父娶母的神谕 , 于是把婴儿送到野外 , 仆人怜悯这个婴儿 , 就把他送给科林斯(就是西西弗建立的国家)的牧羊人 。
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 , 就收养了他 , 成年后的俄狄浦斯也听到了自己命中要杀父娶母的神谕 。他以为科林斯的国王和王后是自己亲生父母 , 为了躲避命运 , 逃离了科林斯 。
没想到他来到的就是自己生父的国家 , 在冲突中杀死了微服私访的生父 。
又因为回答了斯芬克斯的谜语(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 , 中午两条腿 , 晚上一条腿 , 而腿最多的时候最脆弱)除掉了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 被人民拥戴为王 , 而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 。
这一切都应验了神谕 , 后来国家流行瘟疫 , 按照神的指示 , 寻找杀害前国王的凶手 , 结果发现了竟然是自己 。
母亲悲痛自尽 , 俄狄浦斯则刺瞎了双眼 , 远离城邦 , 自我放逐 。
观众对俄狄浦斯的观感是怜悯与恐惧交织 。
怜悯自不必说 , 俄狄浦斯足智多谋 , 是一个英雄 , 但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
恐惧则是因为在命运面前 , 人们无能为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一个愿望 , 人生更多的是无奈 , 也许每个人生的关口都拼尽全力 , 最终却还是不尽如人意 。
每个人都害怕成为俄狄浦斯 , 在命运面前 , 个人的才智、选择似乎都微不足道 。
正如网友评论道:“就算每一步都走对了 , 你也能走到最糟糕的结局里去 。”
因此鸡汤文常常鼓吹的“努力” , 在命运面前不值一提 。
然而这种怜悯与恐惧最终会使人净化:俄狄浦斯没有怨天尤人 , 也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或者一死了之 。
他选择刺瞎双眼 , 放逐自己来赎罪 , 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 哪怕永远身处无边的黑暗之中 。
在英雄与神的冲突中 , 个人固然无法抵抗神(命运)的力量 , 但人的尊严 , 人性的崇高并没有因此而贬损 , 反而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
【我们为什么需要悲剧 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的定义】也许在看到悲剧人物经受挫折的时候 , 人们会感到心灵的慰藉 , 就像内心深处另一个自我随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命运的坎坷 , 能更超越苦难 , 从容地面对当下的生活 , 这也是净化的一种方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