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陶瓷|现代科技点亮文化建陶

今天 , 我们常在城市建筑上与陶瓷艺术壁画不期而遇:从北京地铁前门站古朴的《青山绿水》 , 到广州白云机场内雅致的《富春山居图》 , 再到酒店大堂里展现城市烟火气的图卷……出自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工艺师团队之手的壁画 , 带给人独特的艺术享受 。
多年前 , 在建筑陶瓷上邂逅艺术是不可想象的 。 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还记得 , 在“南国陶都”佛山 , 自己毕业后所在的工业陶瓷厂门庭冷落 , 而隔壁美术陶瓷厂参观者却络绎不绝 , 热闹得羡煞旁人 。 建筑陶瓷与艺术陶瓷 , 一墙之隔 , 不相往来 。
一颗种子自黄建平心中萌芽:能否打破这堵墙 , 让阳春白雪的艺术陶瓷借由建筑陶瓷走进千家万户?他怀揣这颗种子来到东莞 , 开启了“建筑陶瓷艺术化 , 艺术陶瓷大众化”的探索 。
从千年建陶文化找到竞争优势
“为实为适 , 唯新唯美 。 ”走进位于东莞高埗镇的马可波罗总部 , 8个遒劲的大字映入眼帘 , 诉说着企业的理念 。
马可波罗不是含着银勺子出生的 。 当黄建平接手这家从集体企业转为民营、资不抵债的公司时 , 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 。 怀着做“文化瓷砖”的信念 , 创业初期 , 公司在仿古瓷砖上精耕细作 , 并在1996年开始践行品牌化运营 , “马可波罗瓷砖”诞生 。
如何才能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2002年 , 被誉为“刀笔书法第一人”的艺术家陈复澄受邀前往东莞进行创作 , 当黄建平亲眼见到一块瓷砖经大师之手转化为艺术品时 , 灵光一动 , 找到了契机 。 他斥资3000万元兴建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 并引入陈复澄、杨晓光等大师的刀笔书画艺术 , 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陶瓷系列产品 。
10多年前 , 3000万元对马可波罗可谓巨资 , 一家民营企业花这么多钱去收集文物、建博物馆 , 外人看不懂 , 在公司高层中也不乏争议声 。
“中国品牌不缺技术 , 缺的是文化力量 。 ”多年间 , 黄建平不厌其烦地解释执意建馆的初衷 , “博物馆让我们有了自己的平台 , 让艺术陶瓷和建筑陶瓷在这里融合、碰撞 , 在学科的交叉点寻找创新灵感 , 而刀笔雕刻便是一个巧妙的实现手段” 。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馆长、唯美文化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红宇介绍 , 依托博物馆形成的一支涵盖大师、设计师、工匠的刀笔雕刻团队 , 不断将文化创新成果推向市场 , 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 “比如 , 故宫金砖原来的制作工艺非常昂贵 , 有‘一两黄金一块砖’之说 , 我们用现代工艺还原古法金砖技艺 , 已开发了一系列产品 。 再比如 , 城墙砖上印着年代等铭文 , 我们受启发为每一片瓷砖打造了隐形溯源码 , 一扫码就能追溯到生产时的班长 , 保障了品质” 。
从千年建陶文化中汲取的创新灵感 , 让马可波罗瓷砖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我们的产品应用于北京大兴机场、上海世博园、敦煌丝绸之路文博会展中心等工程 。 ”朱红宇说 。
工业科技支撑艺术陶瓷大众化
年轻工艺师展示行云流水般的刀笔书法 , 刀下柔软而致密的砖坯显示出文化创新背后的科技力量 。
马可波罗一直坚持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两条腿走路 。 黄建平清楚 , 要将艺术陶瓷“嫁接”于建筑陶瓷 , “大众化”才是真正的门槛 , 而背后离不开现代工业技术的支撑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用传统工艺做陶瓷壁画成本极高 , 先是手工拍泥板 , 经十几天阴干 , 再把成型的瓷板抬到龙窑去烧 , 一套工序下来 , 人的因素只占30% , 良品率很低 。 马可波罗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建陶工业的先进工艺、材料巧妙结合 , 良品率超过90% , 造就了能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