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其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谁写的

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之一 。
陆游
陆游(1125)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成陆殿的孙子、宋代作家、历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在北宋灭亡时,少年时就受到家庭爱国思想的陶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宰臣秦桧抵制而官运不畅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营生活 。嘉泰两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京,主持编写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现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其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谁写的

文章插图
称号来历
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卷乙载:“陆游,字务观,山阴人...盖母的梦秦少游是他的公公,所以秦的名字是他的名字 。换句话说,公慕少游客 。”这篇文章提出了陆游的名字来源之二,很多专家在相关传记或传说中或过去或后来都说过 。其实两者都很难相信 。
秦观生于仁宗皇佑年间(1049),死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 。陆游的父亲陆宰生在哲宗元佑三年(1088),死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 。陆宰小秦观四十岁 。秦观死时,陆宰不到十三岁 。秦观到越州是神宗元丰二年(1079),当时陆宰还没有出生 。陆游母亲的年龄估计和陆宰相去不了多少,跟秦观相处不了多少 。“梦少游为公”,实属想象之词 。前一种说法不能成立 。
所谓“公慕少游”,主要是基于陆游82岁时写的《题陈伯予主书中收藏的秦少游像》一诗 。诗日:“晚生常恨不从公,忽略崇拜英姿绘画 。我的名字和公字是一样的 。”这首诗只是表达了诗人对秦观的敬仰 。“正相同”这个词恰恰透露,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取的 。后一句话是站不住脚的 。
那么,陆游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清人查慎行《得树楼杂钞》记得比较靠谱:“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意义在于《列子·仲尼》:‘务外游不知务内观 。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 。“古代有“幼名、冠字”制度,即年轻命名,二十岁上下定字 。士人家庭通常强调名字和字之间的关系,并经常选择古代经典中的词语来命名 。命名的时候,其实是定了字 。因此,名游、字务观、秦观名观、字少游,只是偶然相配 。最多也只能说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的那句话 。以“梦少游”和“慕少游”而命名,明显无涉 。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歌:“策策策桐已经半空了,唱歌近房 。一生不做牛衣哭,一切从渠马耳风 。名字已经是甘黄纸了,时间全付在绿瓶里 。门口剥啄谁相觅,何我今年号放翁 。“为什么号放翁?原来,当陆游担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他和大诗人范成达一起工作 。由于两人的分歧,范成达的官员觉得陆游不知道如何竞争,不守礼仪,是一个粗鲁而狂野的人 。陆游愤怒地想:“你说我疯了,我就当个‘放翁’,总比独善其身的庸人强 。从此,“放翁”这个号码经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孝宗淳熙十三年,陆游返回临安,入朝成为军器少监 。但仍以诗为戈,表达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抗金爱国主义理念 。朝里的投降派非常不安,所以恨他,上疏皇上污蔑陆游不务正业,只知“嘲咏风月” 。陆游再次被推翻,怀着愤怒回到家乡山阴后,立即下笔将他在镜湖旁的房子命名为“风月轩” 。虽然云“风月”,其实是宣泄他雄心勃勃的悲痛情结 。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其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