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文章图片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文章图片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文章图片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文章图片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文章图片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文章图片

微软|软硬协同:打赢高端手机影像之战的关键


4月22日 , 荣耀Magic4至臻版正式开售 , 瞬间售罄 , 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 从首批购买荣耀Magic4至臻版的用户反馈来看 , 他们普遍对于这款旗舰机的影像效果非常满意 。



实际上 , 旗舰机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影像能力 。 那么 , 它们到底拼的是什么?
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从最近十年来手机影像能力的竞争来看 , 一开始手机厂商比拼的是硬件 , 也就是硬实力 。
手机厂商首先拼的是摄像头数量 。 2014年 , HTC M8首次搭载了后置双摄像头;同年年底 , 荣耀6Plus则搭载了两颗800万像素后置“仿生平行”摄像头 。 2016年 , 华为发布了其与徕卡合作的双摄手机华为P9;紧接着下半年 , 苹果也在iPhone 7 Plus上首次使用双摄 。 至此 , 后置双摄逐渐成为主流标配 。

此后 , 摄像头的数量不断增长 , 先后出现了后置三摄、四摄甚至五摄 。 不过 , 手机厂商发现仅仅增加摄像头数量并不能够对影像效果产生立竿见影的提升 。 到了2022年 , 主流旗舰机的后置摄像头大多又回到了三摄的水平 。
在比拼摄像头数量的同时 , 手机厂商又开始比拼起了像素高低和传感器尺寸 , 一度出现了“高像素”和“大底”两大流派 , 而且围绕这两大硬件指标展开了“军备竞赛” 。 其中 , 像素一度被提升到了1亿 , 传感器尺寸则达到了惊人的1英寸 。

不过 , 同样是在发现边际效应递减之后 , 手机厂商的选择也走向了务实 。 如今 , 主流旗舰机的像素已经回到了6400万像素 , 传感器尺寸也止步于1/1.12英寸 。
当然 , 硬件的比拼即使再卷也会有瓶颈 , 手机产品形态的限制 , 重量和体积肯定不能超过一个界限 , 所以硬件参数、大底直接很难再有提升 , 但是相比于提升更困难的硬件 , 软件部分却又很大的进步空间 , 这也是为什么当苹果提出“计算摄影”的概念后 , 手机厂商们纷纷转战影像发展思路的原因 , 因为有了计算摄影 , 手机可以对当前的拍摄场景做分析 , 然后自动使用一套合适的参数 , 让用户随手一拍就能得到看上去相当专业的照片 , 甚至可以做到原本什么都拍不清的暗光环境变得亮堂起来 。

融实力才是真实力由此 , 手机影像的竞争规则为之大变 , 安卓厂商加强自身的软实力 , 包括组建自己的AI团队 , 在算法上发力 , 以实现更好的影像效果 。 竞争关键转向了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能力 , 老冀称之为“融实力” 。 在这个时候 , 手机厂商比拼的 , 已经是综合实力和研发深度 。
老冀认为 , 苹果的影像“融实力”仍然领先 。 苹果对于硬件和软件有着更为完整的掌控权 , 能够实现更好的软硬协同 。 例如 , iPhone 13 Pro/Pro Max通过软硬协同打造了“电影模式” , 拍摄时不仅可以实时渲染 , 对于拍摄主体的远近距离的变化 , 背后的背景虚化效果也会跟着改变 , 这一点与真实相机拍摄的景深效果完全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