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验和物质波有什么关系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是波动性的直接体现 , 在经过双缝之后 , 光会发生干涉现象 , 然后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脑洞大开的科学家用电子代替光子看 , 想看看电子穿过双狭缝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

这实验和物质波有什么关系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光 , 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 大部分时间人类都是通过光来认识世界的 。
关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 , 科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
从牛顿 , 惠更斯 , 到后来的麦克斯韦 , 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都对光的本质非常着迷 , 这个争议一直持续到今天 。
最后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暂时告一段落 。
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是波动性的直接体现 , 在经过双缝之后 , 光会发生干涉现象 , 然后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
脑洞大开的科学家用电子代替光子看 , 想看看电子穿过双狭缝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
结果让所有科学家都大吃一惊:电子穿过双缝之后 , 在后面的屏幕上同样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 这说明电子穿过双峰之后也像光子那样发生了干涉现象 。
要知道 , 在人们传统认知里 , 电子就是粒子 ,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实体粒子一样 , 比如说玻璃球 。如果说有人告诉你玻璃球穿过两条狭缝后可以发生干涉现象 , 你肯定会认为这个人疯了 。
但现实已经摆在科学家面前了:电子穿过两条狭缝后确实可以与自己发生干涉 , 而干涉是波的特定 , 这说明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
这太违反我们的直觉了 , 但实验结果不容置疑 。
而科学家德布罗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 他认为电子具有波动性很正常 ,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子 , 世界万物都具有波动性 , 都有波长 , 这就是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概念 。
物体的波长"λ"有一个计算公式 , λ=h/p , 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 , p是物体的动量 。我们现实中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具有波动性 , 也都有波长 。
比如说 , 一个篮球 , 它的波长应该是多少呢 , 带入公式里很容易就能计算出来 , 一个篮球质量大约一千克左右 , 那么篮球的波长λ就应该是:
【这实验和物质波有什么关系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什么】λ大约等于10的-34次方米 。看到没有 , 宏观世界物体的波长实在太短了 , 所以几乎不可能体现出波动性 , 而只有粒子性 , 也就是确定性 。
所以我们看到的宏观世界都是确定的 , 有确定的位置 , 速度 , 并不想微观世界那么模糊 , 那么不确定 。
而且 , 在双缝实验中 , 只有物体的波长与双缝的宽度大体相当时 , 实验本身才有意义 。
也就是说 , 我们需要宽度只有10的-34次方米的狭缝 , 目前的人类科技根本做不出如此微小的狭缝 。
而微观粒子由于动量(质量)很小 , 对狭缝的宽度要求没有宏观物体那么苛刻 。
所以用微观粒子就可以做双缝干涉实验 。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 , 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 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 都有波长 。
物质波的概念并不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池塘里的水波 。
而是一种“概率波” , 这种“概率波”决定了任何物体都是无法准确定位的 , 因为他们的位置是不确定的 。
比如说一块石头 , 严格来讲 , 我们并不是准确说出石头到底在哪里 。
而是“石头可能在这里或者那里” , 说白了石头是“无处不在”的 , 至于到底在哪里 , 只能用概率描述 。
不过这种“用概率去描述物体的位置”很难体现在宏观世界里 。
因为宏观世界的物体质量很大 , 波长很短 , 很难体现出波动性 , 以至于我们只能看到宏观物体的粒子性 , 也就是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