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的区别

印度种姓制度来源于印度教,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种姓制度将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此外,还有一个位列种姓之外的庞大群体叫“达利特”,也就是所谓的贱民 。

印度种姓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的区别

文章插图
印度种姓制度究竟是什么?不是阶级,也不是职业!
印度种姓制度来源于印度教,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种姓制度将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此外,还有一个位列种姓之外的庞大群体叫“达利特”,也就是所谓的贱民 。
从表面来看,种姓制度好像与阶级有关,比如婆罗门、刹帝利是上层阶级,吠舍、首陀罗是中下层阶级 。可事实上,种姓与阶级却不能完全划等号 。
种姓不是阶级 阶级的定义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人群的集团,其中最主要的划分依据就是权力和财富 。比如贵族阶级,平民阶级,富人阶级,中产阶级等等 。
可是在印度,出身婆罗门的人也有许多穷困潦倒,出身首陀罗的人也有不少家财万贯 。婆罗门中没受过教育的人也比比皆是,首陀罗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并不罕见 。
这些特征在现代印度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将种姓定义成是社会阶级并不正确 。
种姓不是肤色 种姓制度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 。雅利安人肤色较白,而印度原住民达罗毗荼人肤色较黑 。
作为统治阶层的雅利安人位居最上层的种姓,而作为被统治的达罗毗荼人位居最下层的种姓 。
因此在种姓制度创立之初,光看肤色就能大致判断出一个人的种姓等级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肤色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因此以肤色作为依据就完全不可靠了 。
一个皮肤白皙的婆罗门,并不比一个皮肤黝黑的婆罗门有更高地位 。同样,一个肤色较黑的首陀罗与肤色较白的首陀罗也没什么区别 。

【印度种姓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印度四个种姓制度的区别】不过,下层种姓出身,但肤白貌美的女子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嫁给上层种姓男子,从而提高整个家族的地位 。反之,上层种姓女子则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允许嫁给下层种姓男子 。
种姓不是职业 根据印度古代文献《梨俱吠陀》中的记载,创造之神梵天创造了原人普鲁沙,并用原人的身体创造出了四种不同等级的人类 。
原人的嘴产生了第一等级的“婆罗门”,他们负责掌管宗教文化和祭祀,享有最崇高的地位;
原人的胳膊产生了第二等级的“刹帝利”,他们负责军事、战争以及管理国家;
原人的大腿产生了第三等级的“吠舍”,他们是普通的平民,从事农、牧、工、商等职业;
原人的双足产生了第四等级的“首陀罗”,他们是社会的底层,从事各种重体力劳动,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 。
至于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的贱民“达利特”,则被视为是“不可接触者” 。因此按照《梨俱吠陀》中的说法,种姓制度似乎与职业密不可分 。
可事实上,早在上千年前,种姓与职业间的鸿沟就已经填平 。到了现代社会,种姓与职业已没什么明显关联 。婆罗门出身的在经商,吠舍出身的在从军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
至于印度的政府部门中更是充斥着各个不同种姓,高种姓成为低种姓下属的情况早已被大家所接受 。
现代社会新出现的诸多职业也远远超过了古人对职业的定义,更无法用种姓来甄别 。
此外,印度不同地区对种姓与职业的定义又不一样,比如农业在南印度属低种姓,而在北印度则一般属于高种姓 。
种姓究竟是什么? 综上所述,种姓不是阶级,不是肤色,不是职业,那么种姓究竟是什么?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哪怕询问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恐怕也难以回答上来 。
印度德里大学教授、社会人类学家斯利尼瓦斯教授对种姓做了这样的定义:
“种姓是一个世袭的、内婚制的、通常又是地方性的集团,这些集团同世袭的职业相联系,在地方种姓等级体制中占据特定的地位 。”
斯利尼瓦斯教授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但也有一些印度专家认为,种姓的核心其实就在于“洁净”与“不净”的宗教观念 。
许多人称“达利特”为贱民,可达利特的真正定义是“不可接触者” 。如果仅仅是身份低贱,那么从事低贱职业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达利特被高种姓认为是无比肮脏、严禁接触的人 。
假设一个婆罗门出身的人身陷绝境,如果有一个乞丐对他施救,那他应该心怀感激 。
可如果对方是一个有正当职业的达利特,那么这个婆罗门就该宁死也要拒绝施救,否则他就会被达利特所污染,自己也会成为达利特 。
进入现代社会后,印度早已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废除种姓制度 。然而留在人们心中的种姓观念却至今仍难以彻底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