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评价体系的调整才是对长视频真正的「救赎」( 二 )


4月初 , 爱奇艺正式升级电影在线发行合作模式 , 推行「云影院首映」和「会员首播」两种模式 。 片方收益方面 , 从以往「按有效VV分账」调整为「按时长分账」 , 从「前六分钟决定命运」到「让每一分钟创造价值」;取消平台定级 , 把投票权真正交给观众 , 让每一部作品站在同一起跑线出发 。
近日 , 腾讯视频在早春业务分享会上宣布将对合作模式进行革新 , 在现有合作模式上 , 新引入「市场价+会员后验激励」的举措 , 进一步激励优质内容 , 激活上下游内容生产 。 此外 , 腾讯视频还将进一步向合作方开放共享系统 , 对合作方公开各自项目的播放指数 , 会员开通数据等 , 提供产品层面的配套支持 , 赋能高品质内容创作 。
从三大平台评价标准和体系的调整情况来看 , 基本上呈现出了三个共同趋势:
一是从「点击量」到「时长」 。
长视频平台分账模式中 , 从单纯的依赖点击量到更加重视时长表现 , 凸显的是用户对于内容的忠实度和内容对于用户的持续吸引力 。 以时长标准为导向 , 对内容创作者提出的要求是更加注重内容的稳定品质 , 而不是一时吸引用户观看的「噱头」 , 这将有助于内容品质的不断改善 。 Netflix也是将「前四周所有用户的观看总时长」作为剧集排名的统计标准 。
二是从「播前」到「播后」 。
在播出之前定价、定级 , 平台方掌握主动权;播出之后再定价、定级 , 则用户是最终的评判者 。 从「播前」到「播后」 , 用户的「权力」在提升 , 平台的「权力」在下降 , 体现的是对用户观看喜好和选择行为的尊重 , 是真正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指导内容生产 。
三是从「一口价」到「播后激励」 。
一次性报价买断的定价方式 , 对于平台和内容方而言都存在一定「风险」 , 如果内容播出效果极差 , 则平台方要承担损失;而如果播出效果极好 , 则内容方可能会认为自己「吃亏」 。 增加「播后激励」模式之后 , 则可以最大限度的让更有品质、更受用户欢迎的内容获得更高的收益 。
另外 , 行业领先者Netflix的评价体系中还有一个投入产出比指标——效率值(Efficiency) , 是热度、AVS(调整后的观看份额)、观看人数等数据与成本的比值 。 以《鱿鱼游戏》为例 , 成本仅有2140万美元 , 但其效率值达到了成本的41.7倍 。 重视内容的「投入产出比」指标 , 也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 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国内长视频平台这方面的评价标准 。
可见 , 三大平台评价标准和体系的调整都是以激励优质内容生产 , 提升用户满意度为目的 , 坚持这一调整方向 , 才是对长视频平台真正的「救赎」 。
激励目标:头部内容、长尾内容、创新内容三大平台进行评价标准和体系调整时最应该锁定的激励目标为三类内容:头部内容、长尾内容和创新内容 。 这三类内容占比的大幅提升 , 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扭转局面」 。
头部内容
今年年初 , 爱奇艺《人世间》继2018年《延禧攻略》、2021年《赘婿》之后 , 第三部在爱奇艺站内内容热度破万 , 堪称「流量爆款」;《人世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期间 , 收视创下近8年来新高 , 堪称「收视爆款」 。 这种做到了「流量」与「收视」重合的爆款 , 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头部内容 , 其给爱奇艺平台带来的影响和热度是有目共睹的 。

以2021年云合数据为例 , 正片有效播放量排名前二十的剧集市占率之和达到了14.06% , 而这二十部剧集仅占2021年新上剧集数量的4.39% 。 也就是说 , 头部4.39%的内容数量占据了14.06%市场空间 , 这就是头部内容之于平台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