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本末体是史书三大体裁之一,具体的写法是:先将重要的事件分门别类,每一事为一篇,形成独立的篇章;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事件的始终 。比如,“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分散在唐史的各个部分 。
文章插图
何谓纪事本末体?有何代表作? 古代史书主要有两大体裁:一是编年体,一是纪传体 。两种体裁各有其优势,缺点也很明显 。
编年体胜在时间概念很强,但写人记事很破碎;纪传体能够保证写人记事的完整性,但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描述发生在同时期的事件时,又很难体现出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到了南宋,另一种体裁“纪事本末体”出现,能够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的缺陷而又综合其优点,形成了独特的叙述方式 。
“本末”这个词,原意指树的根和梢 。《礼记·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 。
后来,“本末”这个词就被引申为“主次”“先后”等意思 。而纪事本末体,就可以顾名思义了 。
纪事本末体是史书三大体裁之一,具体的写法是:先将重要的事件分门别类,每一事为一篇,形成独立的篇章;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事件的始终 。
比如,“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分散在唐史的各个部分,纪事本末体把这些内容都提炼出来,像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样,说清起因、过程、结果,让读者一目了然 。
其实就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的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
纪事本末体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当时袁枢非常喜欢读《资治通鉴》,但是觉得虽然写得不错,可内容太杂 。
于是,他就把同一事件的相关内容从不同的时期里提炼出来,专以事为主,不受人物拘束,不受时间限制,把每一件事完整地叙述成一个整体,之后把各个事件的叙述合成一本书 。
由于书的内容是来自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所以取名为《通鉴纪事本末》 。这部作品总共42卷,记录了239件事,时间跨度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末时期.
【史书三大体裁之纪事本末的代表作 纪事本末是什么意思】纪事本末体裁的书为数不多,大部分见于改编或创作的史书 。除了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外,还有涉及先秦、宋、辽、金、元、明、清初等九个时期的《九朝纪事本末》 。
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明代陈邦瞻记录太祖至文天祥、谢枋得之死的《宋史纪事本末》及世祖至元中到顺帝末的《元史纪事本末》 。
还有清代谷应泰记载的太祖起兵到清兵入关期间的《明史纪事本末》和同个时期的李有棠记录太祖到西辽期间的《辽史纪事本末》及有金一代时期的《金史纪事本末》等 。
清代还有一种叫“方略”的书,是在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后,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间顺序汇编而成的书 。《四库全书》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 。
总计29种方略,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活动;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行动 。
《四库提要》里曾夸奖纪事本末体“经纬明晰”“一目了然”“实前古之所未见也” 。
但是,这种体裁的书创作时比较困难,写书人必须遍览史籍,史实、事件、人物烂熟于胸,下笔时才会有把握,否则就有遗漏,可见,纪事本末体的史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
北京大学徐凯教授认为,自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以来我国史学家修史传统的继续和发扬,尤其是在当今历史走向大众的大背景下,专家用通俗笔法来写作,让历史为大众为现实服务,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
不过纪事本末体也有缺点 。这种体制容量不大,只能拣重要的事情详细说说,其他的就马马虎虎了,而且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
因此,鉴于三大体裁各自的优缺点,以年代的发展记录事件发生的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记录事件发生的纪传体 。
和以重要事件为纲自始至终有系统地记载下来纪事本末体三鼎立足,与其他各种史书共同构成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史 。
- 降得住摩羯座的三大星座 唯一可以虐摩羯的星座
- 是历史英雄还是暴君 冉闵为何上不了历史书
- 三大产业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大产业是指哪三大产业
- 燕子的三大特点:燕子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尾巴特点
- 十二星座隐藏最深的三大星座大佬 十二星座隐藏最深的大佬是谁
- 阿拉善沙漠是三大沙漠的统称,即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 阿拉善沙漠是几大沙漠的统称
- 三大面五大调,美术术语 五大调子三大面是什么
- 味精和鸡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用、成分、味道三大方面 味精和鸡精的区别
- 台风和飓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测量单位、发生地点三大方面 台风和飓风的区别
- 自制红灯 女人三大时期禁区切勿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