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换机不如换壳”,年轻人为天价手机壳买单( 二 )


手机壳大概是社交媒体中最容易被种草的单品之一 。 和口红、护肤品、服饰鞋类等消费品相比 , 手机壳价格低、使用频次高 , 并且对诸多年轻人来说 , \" 永远都不嫌多 \" 。 市场调研机构 NPD Reaserch 的数据显示 , 75% 的智能手机用户会为手机配备至少一个手机保护壳 , 其中 25% 的人拥有不止一个保护壳 。 可以说 , 只要在用智能手机 , 就会有购买手机壳的欲望和刚需 。 而为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需要 , 一个五花八门的手机壳市场随之诞生 。 相比各大手机厂商趋于同质化的手机外观设计 , 手机壳给消费者带来的想象空间的确要更大 。 从造型、花纹到材质 , 都是商家可以发挥的地方 。 再高端一点 , 手机壳还可以和 IP、潮玩结合 , 甚至是 DIY 。 为了满足消费者 \" 不撞壳 \" , 厂商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 比如材质方面 , 就有软壳(TPU)、硬壳(PC)、软硬结合(TPU+PC)、皮套、液态硅胶、玻璃、木质、毛线保护壳等之分 。 在造型和花纹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 从最简单的印文字、图片、插画、表情包 , 到奶油胶 DIY , 甚至各种让人意向不到的手机壳造型 。

比如文艺向的手机壳 , 大概率逃不过这几位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作品 , 法国画家莫奈、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荷兰画家梵高、马蒂斯与毕加索 …… 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村上春树、鲁迅、胡适等的作品语录也是文艺青年们追捧的对象 。 比如搞怪向的手机壳 , 各种中老年表情包 , 综艺、影视搞笑人物等都是常见的元素 。

DIY 手机壳的发挥空间则更大 。 从最古早的镶钻手机壳 , 到近期火热的奶油胶手机壳 , 乃至伴随各类潮玩 IP 而流行起来的潮玩手机壳 。 在小红书上 , 与 \" 奶油胶手机壳 \" 相关的笔记有 37 万条 , 其中有大量教程内容 , 相关商品也多达 123 万件 。 另外 , 明星、网红们的同款手机壳也是电商平台上的畅销货 。 就连 Burberry、Gucci、LV 等奢侈品牌也都纷纷盯上手机壳的生意 。 比如 LV 在 2017 年春夏秀场推出的一款专为 iPhone7/7 Plus 设计的小箱子手机壳 EYE-TRUNK , 售价在 9000-4 万元之间 , 远远超出手机本身的价值 。

换言之 , 只有你想不到 , 没有做不出来的手机壳 。 而如果你要质疑使用者在手机壳这件事情上的选择 , 那么你大概率会得到 \" 懂不懂什么叫做个性 \" 的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