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晓来谁染霜林醉是谁写的

源于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 , 黄花地 , 北雁南飞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晓来谁染霜林醉是谁写的】《西厢记》包括丰富的修辞方法 , 有人做了统计 , 全剧使用的积极修辞方法做到三十四种之多 , 算得上是集我国古代修辞之大德 , 成为我国古代戏曲修辞方法使用的理想样本 。
作者选用古诗词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 既吸取古诗词语言的精髓 , 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俗口语 , 加剧文章的斑斓色彩 , 提高语言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 使这部作品文辞纷呈 , 鲜丽雅致 。在博取众长的前提下 , 溶炼冶炼 , 产生本身绮丽秀美的语言特色 。这类特色是产生全剧“花间美人”风格特征的关键因素 , 没有语言上这类五色缤纷的鲜丽姿采 , “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
其才华灿然的语言特点 , 绝不是堆积词藻 , 雕字琢句得来的 , 它跟形式主义的专业搞文本藻绘作品毫无相同之处 。全剧尽管华丽 , 才华灿烂 , 却当然、流畅、顺畅 , 绝无滞涩、雕刻、做作的毛病 。因而明朝戏曲点评家何元朗觉得:“王实甫才华富雅 , 真辞家之雄 。”(《四友斋从说》)王世贞云:“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曲藻》)

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晓来谁染霜林醉是谁写的

文章插图
王实甫
王实甫是元朝知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 , 但是关于他生平状况的历史记载却很少 。王实甫是大都(今北京)人 。后代推断它的生卒年约是1260-1336年 , 关键写作活动大概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里(1295年-1307年) , 这便是元杂剧的全盛时期 。王实甫早年以前做官 , 宦途艰辛 , 他常在表演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进出 , 是个不以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紧密交往的文人 。晚年弃官隐居 , 过上吟风弄月 , 纵游园林的生活 。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剩《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园》等十三种 。其中最有名的《西厢记》共五本 , 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 在元朝和明朝也为人推重 , 被称作杂剧之冠 。
生平简介
王实甫 , 天一阁本《录鬼簿》称他名德信 。大都(今北京)人 。诸本《录鬼簿》都纳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 , 可能由金入元 。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 , 得知王实甫于泰定年间(1324)前已去世 。明贾仲明补充《录鬼簿》 , 有《凌波仙》词吊王实甫:“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 , 莺花寨明颩排剑戟 , 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 。作词章韵味美 , 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 , 旧传奇 , 《西厢记》天下夺魁 。”“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 , 都代指元朝官妓聚居的教坊、行院或开演杂剧的勾栏 。显然 , 王实甫是了解这种官妓生活的 , 因而擅于写“子女风韵”一类的戏 。明陈所闻《北宫词纪》收《商调集贤宾?退隐》套曲 , 署为王实甫作 , 其中有“百年期六分甘到手 , 数支干周遍又从头” , 得知其六十岁时已退隐不仕 。但曲中还有“尘世黄阁昔年羞”、“高抡起经纶大手” , 则其又曾在京都任官员 , 似与杂剧作家王实甫并非一人 。
王实甫著有杂剧十四种 , 现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生离死别故事 , 有人猜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 , 各传有曲文一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