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玻色子质量实现最精确测量,或将“打破”标准模型?( 二 )


据了解 ,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曾为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 , 在Tevatron里 , 质子和反质子被加速到它们的静止质量的1000倍 , 然后发生碰撞 , 从而大量产生W玻色子 。 CDF是Tevatron上的一个通用型粒子探测器 , 粒子物理实验学家们通过研究CDF探测到的W玻色子衰变产生的带电轻子和其他产物的信息来测量W玻色子的质量 。
CDF合作组经过十年的时间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校准和分析 , 利用CDF二期运行期间收集的所有数据 , 对W玻色子的质量进行了目前世界上最为精确的测量 , 首次将误差(包括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降低至个位数 , 即9MeV 。 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 , 预期的W玻色子质量应为80357+/-6MeV 。 而此次测量结果显示其质量测量值为80434+/-9MeV , 超出了标准模型的预期值 。
W玻色子质量实现最精确测量,或将“打破”标准模型?
文章图片
W玻色子质量的各实验测量与理论预测范围 , 图片来自Science论文
前述研究实现了0.01%的检测精度 , 超越了此前所有单个实验的精度 , 也超越了此前所有实验结果的加权综合精度 , 对标准模型的检验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 在这一精度下 , CDF合作组所测量的W玻色子质量比标准模型的计算值高了七个标准偏差(包括实验和理论误差) , 挑战目前的标准模型 。 这意味着在标准模型的预言是正确的情况下 , CDF实验观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可能性仅为大概10的负十二次方 。
“如果这一结果是正确的 , 就预示着我们的标准模型并不完美 。 ”易凯解释道 , “这存在两种可能 , 一种可能性是我们需要去修正标准模型中的计算 , 完善这一系统 。 另一种可能性是标准模型需要扩展 , 比如这个模型还有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或者未被发现的基本作用力 。 而这些都指向新的物理现象 。 ”
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实验项目物理学家GuillaumeUnal则表示“希望看到另一项独立的测量来证实CDF合作组的测量结果 。 ”
对此 , 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发起并主办了4月14日的“W质量研讨会” 。 除CDF实验之外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多个实验、美国费米实验室的D0实验都做过W玻色子的质量测量和其他性质研究 。 各实验的参会者共同探讨了W玻色子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
W玻色子质量实现最精确测量,或将“打破”标准模型?
文章图片
“W质量研讨会”线上线下参会者在清华物理系讲堂合影
目前 , ATLAS和LHCb(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探测器实验)的合作组成员已在改进对W玻色子质量的分析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另一实验CMS也可以测量W粒子的质量大小 。
“CDF这项结果目前只是一个实验的结果 , 尚需别的实验验证 。 另外它与目前世界上第二精确的测量即ATLAS实验的测量结果也不一致 。 ”易凯表示CMS合作组现在测量带电粒子都是全部使用硅探测器 , 分辨率会比CDF合作组当年的更好 。
而谈及在CDF合作组的经历 , 易凯表示从探测器的建造、电子设备的调控到控制室数据的获取、校准、重建 , 以及进行物理分析得到最终结果 , 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 , 需要合作组的协作 。 比如易凯就曾两次作为硅探测器值班专家获取数据 , 一次在2001年 , 历时三个多月 , 另一次在2009年到2010年 , 历时一年多 。 “CDF合作组最鼎盛时期有700多位成员 , 后来名单就固定在400位左右 。 ”Tevatron在2011年停止运行之后 , CDF合作组中AshutoshKotwal领导的小组对数据进行了更细致地校准和更深入地分析 , 并经过合作组内部严谨审核 , 耗时十多年最终将论文发表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