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台灯、词典笔、学习机,在线教育都去卖货了?( 三 )



图源 / 视觉中国
以往的硬件产品效果有效 , 在线教育企业试图在现有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和升级 。 头部在线教育企业智能硬件业务员工萧雨告诉深燃 , “智能硬件在资源整合能力上 , 肯定会强于传统手段 , 它能够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 , 把更好的教育资源输送到所有孩子手里 。 现在我们有比较成熟的内容生态 , 还有资源整合的能力 , 也会探索家长模式、学生模式、护眼模式 , 想做一些创新性的产品 。 ”
“目前来看 , 学习机替代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 因为教和学需要高频率、高品质的互动 , 硬件也很难达到人能带来的感性和温度 。 另外 , 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还需要成本和时间 。 ”萧雨说 。
他们在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 比如互动问题、技术的兼容性问题 。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产品帮助孩子达到知识性输入的目的 , 这就需要高频的交互 , 现在的产品在技术上还是有局限性 。 我们并不是做硬件出身的企业 , 有时候内容生态在系统上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 供应链方面的人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我们的生态并完成融合 , 他们还是基于传统的智能设备的思维 , 做一个平板或终端出来就行 , 比较难跟课程内容做高互动的兼容 。 ”
在她看来 , 好的学习平板应该具备华为、苹果等系统的稳定功能 , 同时又能在孩子的学习模式上打造一个更纯粹的学习环境 , 给到更有效的学习交互 , “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挑战 。 ”
除此之外 , 跟学科培训一样 , 搭载了教学内容和题库的智能硬件 , 也有一定政策风险 。
比如有的学习机里有真人录播课 , 有的用AI替代 , 如果只是换一个阵地做学科培训 , 这也违背了“双减”减轻学生负担的初衷;还有的产品如扫读笔 , 学生扫描题目后出现题目解析答疑 , 这背后的支撑还是题库类产品 , 可以说是原本的搜题产品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
所以 , 如果各企业所推的硬件产品 , 不能够严格遵照“双减”的宗旨 , 也可能像学科培训一样面临政策风险 。
智能硬件难撑在线教育一片天我们再来看看卖硬件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
张瑞向深燃分析了市面上几款主流产品的成本情况 。 他提到 , 好一点的词典笔售价900元左右 , 硬件成本大约在400元 , 里面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 , 内容成本摊薄之后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当然 , 还有一些管理成本 , 以及获客和渠道成本 。
学习笔 , 也叫扫读笔 , 在硬件上稍微比词典笔低一点 , 因为扫描的范围更窄 , 对摄像头的要求比较低 , 但是一些扫读笔需要上网 。 硬件上的成本虽然低了一点 , 但要加上一部分云服务的钱 。
学习机的价格差异比较大 , 张瑞了解过市面上一款高配置的学习机 , 用相对较好的屏和CPU , 硬件成本在2000元左右 。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售价从1500元-6000元不等 , 有屏幕大小、功能的差别 , 但最主要的差别在品牌溢价上 。 传统的学习机企业有很大的花费在渠道铺设和广告投放上 。 售价较低的企业 , 通常就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
“做智能硬件的盈亏要看销量有没有突破临界点 , 很多企业的临界点是10万台 , 过了这个数字就能赚钱 。 单看硬件成本并不算高 , 利润空间尚可 , 但智能硬件的市场容量很有限 , 而且复购率也很低 。 因为学习机一买就可以用5年 , 甚至12年 , 不像培训是一个需要一直续费的服务 。 ”
多年来 , 教育硬件市场形成了一个几乎是一锤子买卖的商业模式 , 前置高收费 , 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 , 后期复购的可行性不高 。 所以 , 智能硬件能提供的内容价值不够 , 市场空间也没有那么大 , 领域内企业竞争也很激烈 , 算不上是一门太大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