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你认真读过App上的隐私政策吗?( 二 )


“很多用户有‘躺平’心态 , 认为个人信息早晚会被泄露 。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行使更正权修正个人被登记错误的信息防止被传播 , 也可以在卸载App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其获得的个人信息或采取匿名化处理 , 这些权利行使的途径和程序一般也会在隐私政策中有所体现 。 ”陈淮指出 , 用户也要懂得利用隐私政策行使个人信息所有者的权利 , 例如更正权和删除权 。
用户该如何更好地阅读隐私政策呢?
方法一:用户可以通过隐私政策的目录快速获取需要的内容 。
方法二:用户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快速查阅 , 比如通过检索关键词“公司” , 一般可以快速找到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实体以及其他关联使用个人信息的第三方公司;通过检索“收集” , 一般可以快速找到App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和种类;检索关键词“删除” , 可了解如果卸载或者注销账户 , 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程序 。
利用App诈骗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犯罪手段之一
文/新华社电采访人员王思北
采访人员14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 , 近年来 , 利用App进行诈骗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主要犯罪手段之一 , 约占整体案发量的六成 。 其中 , 网络兼职刷单、快速贷款等诈骗App较多 , 特别是有一些仿冒各大银行和金融平台的App具有较大迷惑性和欺骗性 , 广大人民群众需提高防范意识 。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 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深入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 建设国家涉诈黑样本库 , 建立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 , 精准提示潜在受害人 , 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
今年以来 , 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排查打击涉诈网址87.8万个、App7.3万个、跨境电话7.5万个 , 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 。 目前 , 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已涵盖并处置涉诈网址318.7万个、App46.9万个、跨境电话39.7万个 , 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预警超6亿人次 。
【人民群众|你认真读过App上的隐私政策吗?】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 各类网站平台特别是具有社交属性的相关平台要严格落实企业责任 , 加强涉诈信息处置 , 坚决把好第一道关 。 手机厂商、安全厂商、浏览器厂商等要积极接入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 , 应接尽接、不留死角 , 织密预警劝阻网络 ,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 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贡献力量 。